
Artand - 艺术收藏风向标
在“Artand”App中打开
宇航员/快雪时晴/右
油画(布面油画) / 布面油画 / 160×160cm(装裱后166×166cm) / 2023
已售
作品描述
五岁
冬日雪后
一个人
捡起路边的树枝
乱涂乱画: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于无边无际的平原雪地里
大声对着
天
说话
一【整体评价】
本质都属虚无~所见皆为映射 。
现实所见~理性实际上是对复杂关系的分析与应对——编制出一整套的应对系统以映射这个世界。
直觉本质~感性实际上是直觉的主观应用——以虚无化外观世界,达到自己内观的融洽。
同属 第一类/精品代表作。
【指导价位】
技法,辨识度,概念,全有。
各方面测评平均分为98分,属于上上等品。
价位测算“精品代表作:每平方厘米/3.5元”
二,【细节评价】:
一:技法(90分)。
【感官刺激/技法关乎两个:一是绘画技巧,二是材料运用。感官刺激关乎眼睛-看画的第一直觉,技法材料主导了大部分“感官刺激”的部分】
此作技术技法上一气呵成,用笔顺畅,无改动的艰难,画的很舒服,我本人很喜欢,上等。
材料用油画,丙烯,无材料的特殊性,中等。
二:辨识度(90分)。
【情感共鸣/辨识度还可以被叫做风格,形式,符号,等等,就是你可以一眼便认出是这个艺术家的作品。】
依旧是宇航员的辨识物,荒原,末世,巨型沉默物!
三:概念(90分)。
【哲学思考/概念的建立又有两层,一个是对别人概念的阐释,一个是自我寻找的独有概念-一个新的,被抽离出来的描述世界的方式。】
一切归为虚无,几乎是所有民族哲学的终点。
【附加回忆】
入世者,多能顺应潮流,影响此时此处~甚至兼济天下。但人事流变,总会随时代更迭而逐渐式微,比如儒家,比如基督。
出世者,多无人问津,隐入浩瀚时空~甚至销声匿迹。但自然规律比人事更迭更长久,一旦时代再次需要,便随时能被召唤回来。
比如道家,比如哲学。
疫情开启前的一整年,都在和一个词较真~虚无。
画了许多不清不楚的残破的透明的东西,把自己都快给画虚了依旧没见突破。
我逐渐觉得,可能以我当时的阅历无法驾驭如此庞大的心境。
于是回到生命力旺盛的庞大的事物中来~画了很多体量巨大,沉重,磅礴的东西。
画面有了突破,市场也可见的好了。
于是努力奋进了两年。
直到如今,后疫情时代来临。
偶遇的画面所得,让我终于又敢于去碰触关于诸如“虚无”“残破”“脆弱”“剩余”等等的意境,并结合着这两年来积攒的符号的能量,小心翼翼的把它们呈现出来。
疫情已经逐渐被世界接受,习惯,甚至遗忘。
但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并没见好转,美政体闹剧,欧洲暴乱丛生,中美经济“战争”,俄乌之战,就连我所在的迪拜也时有袭击事件。
起死回生的世界,呈现的是残破的山,剩余的水。
无意间,此山水空间营造系列,竟然又成了入世的作品。
看来,我终究还是世俗之人。
想到了前年的一段采访。
新浪潮:能否说出一个在留学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艺术家或展览的名字,为什么?
刘清路:
没有,吸收借鉴的的很多,影响最大的没有,若非要找出来一个老师,只有天地。
突如其来的雷雨;
偶遇的日落;
忽然被沙尘遮蔽的太阳;
小便的时候突然从沙漠草丛里窜出的鹿;
陌生湖泊里安静熟睡的脖子像蛇的黑天鹅。
这些偶遇的可遇不可求的情景,不但记录着时间,也蕴含着某种神秘的生命链接感。
是它们塑造了我,与我的作品。
【刘清路作品2023年定价规则】
A/一类/精品代表作:每平方厘米/3.5元(每平米3.5万)。
B/二类/系列创作:每平方厘米/2元(每平米2万)。
C/三类/非系列创作:每平方厘米/1元(每平米1万)。
【刘清路承诺】
收藏过我作品的朋友,以后遇到任何有关艺术疑问~艺术收藏资讯;国外美术馆讯息;美术史疑问,等,都可以在ARTAND资讯我,只要我还在,都会尽力帮忙。
因艺生缘,一生有效!
标签 收藏风向标

精选评论(0)
还没有精选评论噢,是时候发表下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