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喃(三)

在Artand上的第218天


半月喃(三)

——在Artand上的第218天


       今天来写第三篇。时间过得真快,我想我得在手机备忘录上设个定时提醒,因为半个月这么快就到了,我却毫无察觉,一回想,这半个月发生了什么,能想起来的事寥寥无几。

       当宝瑞把《半月喃》第二篇链接发给我时,我在想这是要发生什么事呢?原来是准备给我做一期“每日一画”的影像,于是我开始把移动硬盘、笔记本都搬出来,还有一批用于储存资料的光盘,但已更新好几代的电脑没有安装刻录光驱,已经不知道它们尘封这么久还能不能读出来,我开始在文件夹里来回穿梭,海量的信息在我的大脑里点卯而过,有些实在没忍住兴趣大起,便打开看一遍,原来我曾是一个满怀全世界的“女战士”,我的心曾经是向外的,勇敢触碰所有未知的一切,对任何人都是敞开怀抱和敞开心扉的状态,我一个人坐上火车去往随机的地点,与路边陌生的小孩和老人聊天,买一束鲜花送给陌生人;一个人去香港澳门穷游,用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液洗头洗脸,睡网吧,在澳门的海桥上写诗而被带往警察局,在黑沙滩上遇到曾经遇到的人;两次“行走”广州(已将视频发布在了artand上我个人社区帖子里),与陌生的女孩相约徒步;结婚时我不要戒指,就要了一个DV摄像机,我把很多家乡的人都拍了进去,把过年村子里公共池塘捞鱼分鱼的过程拍了下来......尤其那些现在已经不在的人......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拍照变得如此简单,但我的那些久远的资料在昨天发给一些人的子辈孙辈们时,他们依然泪目,逝去的亲人本已随着记忆模糊,但突然看到他(她)们鲜活的音容笑貌,一切相关的记忆都串联着出现了,我觉得我曾经所做的并非全无意义。

半月喃(三)

犯错的沙湾大桥

半月喃(三)

大澳村

半月喃(三)

制作虾酱

半月喃(三)

澳门街


半月喃(三)

村里腊月二十三捞鱼

半月喃(三)

挑鱼

半月喃(三)

挑鱼

半月喃(三)

孩子们

      我的思绪像记忆之海里的一叶小舟,随着波浪漂得不见踪影,心里默念着赶紧划回来啊,还得给宝瑞发资料呢,可发现每一个有关的我的资料都心有所属,它们属于一个群体、一件事情、一个地方、一个瞬间,我无法调取合适的“我”,只能随意抓取,交由宝瑞来取舍。搜集素材让我乱了状态,时而跑到过去,时而化身他人,我觉得自己带着某种人文情怀活了半辈子,某种“伟大”和“高尚”的东西引诱着我走了太久太久,直到人间的硝烟把那东西送上了绞刑架,我身上所罩着的超能量的幻觉才真的落了幕。我献给世界的礼物太过渺小,大多时候只够感动我自己,而仅仅建立一个家庭,肚子冒出一个新的生命,我就已经感受到我这个小人物在快速醒悟,并尽可能客观认知自身,而身边那些曾经在我看来的小人物已经踏实地走上了各种新台阶,而我,用了半辈子在思考,在较劲儿——我要怎样活得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活得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和“活得和大多数人一样”看起来像很简单的选择题,但若用人生去试,这问题就变得很复杂,几乎难解难分。

       Artand存在的意义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交易平台,还是要选择和众多平台一样?这里面要考量艺术的学术性、市场的商业性,更多细节问题更是错综复杂,要把好的艺术家、艺术作品推向全世界每个角落,还是要精准定位阶层目标或更具体的目标?多年来我喜欢听吴伯凡先生和梁冬先生主持的《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有声节目,我能依稀记起他们所说的一些内容:任何一家公司或机构都像人一样,像其他生物一样,它们有属性,有基因,比如苹果公司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公司,因为它带有“禅”的基因,而日本的索尼公司,做到后面,更像是一家美国公司,有美国的商业、文化基因在里头。最终,商业拼的是文化。那么Artand呢?还差七个月就十岁了,虽然我完美地错过了它的“童年”,但现在,我在努力与它同呼吸,只为默默与之同频共振。Artand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理念或者宗旨可能随时因为一些变故而改变,它是率性的,也是血性的,即——热烈的血。如果商业世界最后拼的是文化,那文化艺术最后拼的会是商业?这是否对等或成立?

       现实似乎暂时性地给我们展现了“答案”——潮玩的风行,潮流艺术也跟着盛行,传统艺术的地位岌岌可危,各平台拼技术拼资源,艺术的商业性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并互相绞杀,而艺术依附着商业苟活,为了存活,也不得不使尽了浑身解数,我们很难说存活的都是优品,未来也不会给我们一个终极答案,也不会有终极答案,因为时间长河一直都在流啊流,艺术也在一波又一波的艺术家和画商的共同“作业”中呈现着或高或低的发展线,现在的我也很难对自己讲出“不忘初心”这样的话,Artand也同样,只能着力于最近的“前方”,“答案”向前位移着,也悄悄变动着......

       存在或者毁灭,都是“发生”里的点缀和节点,艺术的脉搏在跳动,至少当下,有很多很多艺术家的脉动汇合在了Artand的大动脉里,一起跳动,无谓悲喜。

本次自荐作品:体向系列之关系141

      这幅作品是这个系列里唯一一幅没有反复修改的作品,构图的时候出奇的有感觉,尽管它是一种悲调,但我依然兴奋于意外捕获的感觉,我选择了群青色、黑色、白色来完成它,因为它的结构让我满意,所以我的极简主义毛病犯了,就如同一个小姑娘长得俊俏,为了衬托她的天生丽质,我给她选择最简单的衣着,可能就简单搭配款式普通的白衬衣和一步裙,不要让过于华丽的衣物和妆容去消减她一分一毫的“容”,所以这幅画就这么简单地呈现,我不需要过于丰富的颜色遮盖如下信息:坠落、引体向上、克制、拼命分离、费尽心机长合、敢于执念、败于甘心。愿我们体内的意志跟着画中的肢体“所向”一遍,就像看见我们的灵与肉瞬间整体移位了一寸,产生幻影的那一刻我们释放了现实里的那个我们,然后再回归一体,紧密重合,但还有些肉眼无法察觉的微粒还在周边游弋,它们是我们放生“自我”的一小部分,这,足已。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半月喃(三)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