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现代美术在新思潮的怂恿下开始将目光逐渐转移到东方(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南亚的绘画和工艺技术。)艺术形态以及表现语言上,其目的试着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以及未来主义的大师们直接受惠于非洲木雕以及土族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广泛涉猎的对象。总而言之,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硕果是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协助下直接催生出来异化物,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现代主义诸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则是彻底的分道扬镳。主要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传统艺术理念(包括学院派在内的所有写实主义传统)。当现代派大师们回过头再次审视传统的时候,发现原始土族人的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以及东亚的艺术才是他们求知若渴的文化养分。像著名的“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就是新艺术运动当中的践行者,他热衷于将东方绘画中的线描手法通过改良后再结合上构成主义中的诸多技法进一步为其所用,最终在先锋艺术运动中形成一股强悍的艺术语言。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费尔南·莱热(1881年2月4日-1955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阿让唐地区一个养牛户的家中,1900年他来到巴黎先是在一家建筑公司从事绘图员工作,之后又在一家照相馆帮人家冲印照片。从1903年开始,分别就读于巴黎装饰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和朱利安学院(重点研习印象派和野兽派画风)。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1907年,第一次在巴黎凛冽到塞尚作品中的精髓(塞尚回顾展给莱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和启发),1908年莱热亲眼目睹了立体主义的成立,这一年也是莱热画风彻底进行蜕变的一年(开始立体主义绘画)。他发现塞尚对美术史最大的贡献就是终结了传统绘画在主流艺术中的地位(开启了现代主义的热键)。他认为塞尚对画面中物象形体以及色彩的解构和归纳正中要害地解决了绘画会被照相机替代的危机意识。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从1911年—1918年期间,莱热的绘画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一战爆发后,他参加了著名的瓦尔登战役。1920年—1940年期间经常性往返于巴黎与纽约之间。1935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专题展,1945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晚年重新审视古典艺术在绘画中的地位,曾受邀为联合国总部绘制大型壁画创作。1955年参加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斩获终身艺术成就奖,同年8月17日突发心脏病在巴黎郊外的家中逝世,享年74岁!他是法国著名的立体主义画家,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催生未来机械主义运动。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莱热对新时代机械制造业的强烈感受使他迅速从毕加索和勃拉克的图式中脱颖而出, 很诚恳地将立体主义中的形体解构转化为构成性物象(椎体、圆柱体以及多面体)。他在往返于巴黎和纽约期间,革新了自己的灵感和表现方法。他的创作题材多来自工业文明制造中的物件,他把人的形象充分引入机械制造业的世界,画面中时刻都透露出工业革新所带来的冰冷与束手无策的感觉,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被人定义为“机械立体主义绘画”。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就像著名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所提到的:“他比同时期任何其他画家都更在乎时代的召唤(拘泥于把塞尚的以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反映自然的著名论点牢记在心)。”在莱热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拟古不化的痕迹,也从未有过对历史和文学的参照,有的只不过是赤裸裸机械工业代替手工作坊的真实写照!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如代表作《三个女人(丰盛的午餐)》就是最好的例证。画面中充分反映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信仰。这幅画以纪念碑式的尺寸表现了三个现代女工的形象(神情漠然、表情木讷、毫无个性的女性躯体),莱热将她们表现得仿佛像车间里的加工物(铁管、螺钉和铆钉拼合而成),在严肃、规矩的时代背景衬托下,显得生硬、呆板,如同行尸走肉的僵尸一样。在莱热的画作中,始终都能感受到“喧哗”、“紧张”、“急促”、“窒息”般的生活节奏感,粗壮有力的宽版线条把人物的外轮廓勾勒到抓狂的境界。这也导致了很多艺术评论家给他贴上“机械原始人”的标签。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莱热在意识形态方面从未像同时代其它立体派画家那样游走在抽象主义和纯粹主义的边缘,而是转向了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感触性的痛斥。他激情四射地描绘那些紧随现代文明的机械的面貌,一针见血地揭示劳苦大众在工业化面前集体性失语状态。就像同时代人诉说的那样,“如果不是莱热作品的存在与预示,如何证明工人和农民的劳苦工作!”在立体主义运动中,莱热并不是完全置身其中的人物,但他无疑是该流派当中心存真知灼见的伟大艺术家,他那些以工业化劳作为主题的画面硬生生地还原了机械主义存在的真切性。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在1920年——1940年左右莱热创作了大量的机械立体主义作品。比如《机械师》(1920年)、《建筑工人》(1922年)、《向雅克·路易·大卫致敬》(1926年)等等,一度将莱热对绘画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从1927年开始,莱热在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开始发生转变,如作品《两姐妹》和《亚当和夏娃》从中就能窥见一斑。他以独特、诙谐、幽默的风格,把条纹泳衣穿到了亚当身上。画作《蒙娜丽莎—钥匙》(1930年)可以说是莱热最著名的画作。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达·芬奇著名画作《蒙娜丽莎》被画成了带有商业属性的明信片(画作的右侧),而画作中间则是一串钥匙扣(莱热自己工作室里的那串钥匙),这种多元化碰撞元素(明信片是工业产物,预示着大众化式的拥有)预示着工业时代带来的文化冲击是巨大的。事实上,他在这件作品当中所进行的思考不亚于后来波普艺术所揭示的大众消费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他的创作由于受塞尚影响较大,因此他竭尽全力地简化形体物象中的每一个细节,他试图把物象都看成是桶状或管状物的组合(包括人的五官在内),使之看起来感觉像拼凑而成的机械零部件。即使画人物,他也是画得象机器一样生硬、僵直、坚挺。他对客观物象的操纵能力事实上远远超过了塞尚。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纷扰,他在纽约创作期间(当时他任教于耶鲁大学),有一次看到百老汇街上的行人在霓虹灯的照耀下不断地改变着颜色,他霎那间体会到了色彩的真实存在。再加上他当时看到的是许多衣着颜色扎眼、绝不循规蹈矩的年轻女学生,由此深受启发地回到工作室创作了《骑自行车的女孩》系列。1946年回到法国后,他开始思考新艺术运动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在晚年一段时间里,莱热还尝试使用各种媒介(雕塑、摄影、电影等手法)进行创作体验。

关于法国“未来机械主义”创始人费尔南·莱热(于德) 语拙艺术工作室出品 —— 2020、9、4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