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心灵的风景线

——读郑林水墨画

雷祺发(文)

艺术创作不是“语言游戏”,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背后呈诉的是艺术家个人内在的心灵。每个艺术创作者的心灵观物的方式多为不同,才会生成各种充满意趣性的作品。事实上,在当今众多的艺术家当中,郑林便是其中一例。读她的水墨小品,着实给人耳目一新,一股清纯之气跃然纸上。她的艺术,作为心灵的一种表达,并不是为了炫耀画画的技巧,而是为了能够寻找到可以对答的读者,说她是独白也好,是嘤嘤鸣矣也罢,因为她的作品接连着是心灵,那么它的意义迟早会凸现出来。

 古语云:“万物静观皆自得。”自然之迹与人文之迹,始终交织在一起,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走到今天,有太多的故事和记忆。对于这些历史记忆,在今天这样一个面临如此多的困惑与疑问的时代,或许也只有艺术家这样的个体才会停下脚步,进行天马行空一把,进而不自觉地诉诸于个人的艺术创作之上。在我看来,艺术家郑林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如此,她善于观察各种自然之迹。这些迹象经过她的运思与转换,介于有意与无意之间,成为今日水墨小品的独特性取法之道。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言:“不是每面墙上的斑迹都是‘如画的’,何况现代的干净利落的城市已经逐渐击碎了那些斑驳老墙,但败壁情节依旧安在。经过这些年的尝试,这种情节在我的画案前转化成一种我可以触及的方式。”可以说,被艺术家触及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艺术家郑林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情节和作出这样的选择,在于她心灵之中的历史感知和文化记忆。

这些“玉不琢”的水墨记忆画面,已经成为艺术家郑林心之深挖的一道风景线。其实,郑林介入水墨艺术创作是近几年来的事情,如果没错的话,应当始于2012年北京油画个展以后。在这之前,她主攻的方向是油画,多以人物为主题。如果拿二者对比来看,她的油画作品的风格倾向,多少也夹在这些水墨小品当中,可以说一脉相承,只不过是艺术媒介材质的不同而已。但两者的画面给人的感受却并不一样。水墨小品的画面更多的是朦胧、空灵、通透,充满水性,有弥漫之感。同时,这些水墨小品也体现她对水彩的创造性转换,进一步拓展水墨语言的固有范式。除了对画面水性、色彩的驾轻就熟之外,郑林对画面造型的把握可谓恰如其分。也就是说,艺术家并没有以呆板描摹对象的方式来进行画面形体塑造,而是基于对象的特点进行灵活变通。这样的造型观念有利于生成出各种意趣性的作品画面,总之,怎么有意思就怎么来。

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同时生活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那么,对艺术家郑林来说:“孩子是第一位,工作(教书)是第二位,画画是最后一位。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定位,绘画对我来说不是负担,可以更轻松的表达。”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或许,这样的定位,更能够让郑林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之中认清自己的艺术追求。如果说,“不确定性是全部人的生存的本性。人的怀疑始于对自己不确定的领悟”。(王岳川语)那么,艺术创作的目的则是对自身存在的不确定给予确定下来,以此安度我们的人生。想必,艺术家郑林也能深感到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她除了“孩子”、“工作”之外,仍旧没有丢弃画画这门艺术的原因所在。

由此观之,艺术家郑林的艺术创作,油画也好、水墨也罢,更多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交流和理解,它具有双向性。她的艺术,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对现实的批判,但是不排斥艺术家没有批判意识。比如她曾自言:“我借这样的天然、自在的迹像去捕捉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中的面孔,让那些曾经被反复叙述的事件或人物呈现为没有修饰的偶然形式和原初状态,回到它的本源价值中。”在这里,它的本源价值是艺术家郑林尊从个我内在感受出发重新发现的新使命,如此也成为一种对生命意义和画画自身意义的双重追问。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