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本


      绢本画的特点:它不是在纸张上绘画的,而是在丝绸以及各种麻质材料上绘画的。

     绢本设色:绢本设色包括两个概念。

绢本,是指画是画在绢上的;设色是与水墨画区分的,因传统国画,很多是只用水墨,用了颜色的就叫“设色”。

简单地说,“绢本设色”就是用国画色将画画在绢上。

      先说绢本绘画,国画大师王震介绍说,绢本绘画就是指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的绘画,绢本看起来较名贵,可是底色不及纸本洁白。纸作为书写材料通行以前,古画绢本是非常多的,一般来讲,唐代以前的作画多用绢本,甚至连壁画也常以绢地,自唐代以后多用纸本。

与纸本相比,绢本易被虫蛀,易被折损,因而不容易保存,后来又由于造纸业的发展成熟,又加之绢本绘画前准备功夫较多,纸本逐渐代替了绢本。

国画大师王震先生告诉我们,至于担心在绢上作画水墨可能会晕开的问题,这就要说绢本一般是用于工笔绘画,中国绘画之初是以人物为主、以线条表现为主的绘画艺术,水墨写意画等是在后来才出现的,之后的绢本创作,绘画之前都会 对绢进行一些特殊处理,所以水墨也不会晕开。现在,一般画工笔的也都用绢的。

说到绢本绘画,我们不得不对“绢”这种丝织品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绢属于丝绸纺织品的一种,我们平常所说的丝绸其实可以细分为绢、纱、绫、罗、 葛等十四大类。国画大师王震先生指出,由于绢是平纹组织,与其他纺织品类相比,具有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的特点,故而绢的一些品种常被用于古代抄写诗赋、绘画、记载文献、书写经文等。

中国见于记载的第一幅绢画,是周穆王时的《八骏图》,可见绢用于绘画的历史之久远。

  绢分为单丝绢和双丝绢,在晋唐以前的书画藏品中都是单丝绢,双丝绢的使用大多见于明代,到了清代则经纬都为单丝。

  国画大师告诉我们,唐初以前所使用的绢料均为生绢,唐以后出现了经过处理的“熟绢”,这成为工笔画在唐代迅速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元代的绢丝比宋的绢丝稍粗,绢料也显得粗糙了一些,不如前朝的宋绢细密洁白。明代早中期的绢料较为粗糙、稀薄,由于绢的经纬密度太低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虽然绢本较纸本不容易保存,但绢料质量高、保存状况好的情况下,可以历久而如新,这种绢本的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国画大师另外强调,不过由于绢作为纺织品的一些特性,年代越久远,就越会丧失原有的柔韧性和拉伸强力,甚至稍一用力就会折断。

现代也出现了绢本绘画的复制技术,清代王云的《月色楼阁》是复制成功的第一幅绢本木版水印作品,开了印制绢本国画之先河,而最经典的是荣宝斋耗费长达二十年之久印制的绢本《韩熙载夜宴图》,被公认为木板水印的巅峰之作。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