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采访:

创作是一个接受自己不完美、不断成长的过程

ARTSGALLERY


本周艺术家

王寅峰


代表作

《孤独家》《Each other》《天使》

《正在弹着安静的曲子》《彼此》

《满怀理想的鱼·黄色》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半职业画家,多数作品被藏家及海外友人收藏。


2003—2007年     山西师范大学

2012—至今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一个采访:


艺术家有话说


早期的作品,总想寻找些什么。

那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独特的,是带有使命的,

作品体现的更多是忧伤迷茫的情感阶段。

可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于是就在画布上跟自己较劲。

后来逐渐喜欢表达温暖、平淡的感情,

比如爱。

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

也许是厌烦了倾诉忧伤。

总之,我慢慢觉得,

画面里充满喜悦,

也很迷人。


艺术家有采访


ARTSGALLERY: 您是如何形成您独具个人特色的的(以蓝色系为主的梦幻般的)绘画风格的呢?


王寅峰:画着画着慢慢的喜欢上了运用蓝色,觉得很适合表现出安静的感觉,尤其蓝白色对比。但是不打算刻意的将蓝色作为代表我作品辨识度的符号,平时也会做新鲜的色彩对比尝试。

一个采访:

“孤独家就是以孤独为作品的艺术家,通常内心强大,他们是自己的王。”

——王寅峰《孤独家》

(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Each other

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ARTSGALLERY: 您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以“梦”“月亮”“湖水”的意向,能不能跟我们谈谈您选择这些作为您创作的主要内容的原因?


王寅峰:最开始的时候,是想在画面里表达忧伤的情绪,遗憾的情绪,或者是孤寂的感觉,由此展开联想,觉得这些意向比较适合代表这些感受。

      比如说“梦”,我觉得就像一团团的小白云,围绕在角色周围。虚幻抓不住,也不舍得离开。很像主角的白日梦,也像是他过往的遗憾。

      月亮在我的画里通常都是配角,如果落到地上,更显得忧伤。以前有段时间心境如此。当时还想画碎掉的月亮,结果赶上心境改变,觉得过于悲伤,逐作罢。

      湖水在很多画里占大面积的位置,通常拿来当背景用,觉得很合适。我觉得平静的水面符合我的心境,也很方便衬托画面里的内容,水面本身也有种浪漫的感觉。

      总的来说,所用的这些符号都是随着我的表达意图和个人感受选取的,是很个人化的选择。

一个采访:

“虚幻抓不住,也不舍得离开。”

——王寅峰《Each other》(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彼此

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ARTSGALLERY: 在看您的作品的时候,您16年的作品和最近两个月发布的作品的风格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感觉是从一个低沉、压抑的状态转向与沉静),可以谈谈您这段时间在创作中的心态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改变呢?


王寅峰:这其实是心理逐渐成熟的的一个表现。虽然我希望我永远单纯,但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成年人的世故,人情往来也渐渐趋向于认同接受。刚毕业的时候遇到一些事情,看到一些事情很不忿,想改变却没有能力,于是情绪偏负面,那时候作品就很忧伤。那时候属于找寻自我的早期阶段。

      随着时间流逝,和周围人的相处,渐渐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不完美,这个心态打开后,反而觉得思维和世界都更开阔了。尤其是结婚有了孩子后,我感觉自己变了个人,感觉自己更完整了。从以前的追求完美变化到追求完整。因为以前是一个人面对问题,面对生活,后来是两个人,以后是三个人。我现在看待世界,看待任何事情的心理状态是:平静坦然积极。我觉得没有比这种状态更好的面对世界的方式了!

一个采访:

“从以前的追求完美变化到追求完整。”

——王寅峰《彼此》


ARTSGALLERY: 您如何看待现如今国内的当代艺术的创作/市场环境?


王寅峰: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市场很好啊,有很多互联网平台帮助年轻艺术家销售作品,展示自己。我刚毕业的时候可没有这个,那时候大家唯一的认识就是想搞艺术就去北京。可现在很多艺术家跟我一样都住在自己想生活的城市或乡村。然后靠网络平台的帮助崭露头角。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市场环境给大家的机会更多了,让草根也有了生存的机会。

      我对国内当代艺术的创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同质化严重。我记得上大学那会大家如果画的作品像哪位名家都不好意思说是创作。现在我在网站上浏览,很多作品太像了。观察他们的聊天,我觉得也没人谈到这个问题。优秀的作品也很多,也看到有的人的作品里具备好几个优秀画家的影子,有点像公众号的洗稿。。。然后洗稿的人卖的还比原创那几个要好,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有这个问题,但我不觉得这是个好的创作环境。

一个采访:

“画画之于我,是一种诉说的本能,也是治愈的良药。”

——王寅峰《正在弹着安静的曲子》(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ARTSGALLERY: 疫情期间,您的创作灵感/计划受到打乱了吗?作为一名艺术家,你认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时期最理想的方法是什么?


王寅峰:疫情期间我不去学校上课,天天在画室画画,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比利用上班的碎片时间去画画的状态要好。

一个采访:

“希望在作品里寻找真实,寻找生命中相近的感动。”

——王寅峰《天使》

(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ARTSGALLERY: 您认为在进行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要给那些正在起步的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一个建议,您会给一个什么样的建议?


王寅峰:个人认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能否打动自己,但创作是很个人的事情,大家也各有各的理念,所以我的认识并不具备参考性。给建议的话,如果你不是个顺风顺水的艺术家的话,建议最好去找个工作,边工作边画画,然后有点耐心。

一个采访:

“白日梦做多了,总有能成真的,对不对?”

——王寅峰《满怀理想的鱼·黄色》(布面油画)

 一个采访:


TA欣赏的艺术家

ARTSGALLERY: 您有没有最欣赏的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如果有,可以谈谈您欣赏的特点吗?


王寅峰:我最开始喜欢的是马格里特的作品,我觉得那种超现实的神秘感很打动我。


一个采访:

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

勒内· 马格里特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


代表作

《The Son Of Man》

(戴黑帽的男人)

一个采访:

王寅峰:其次是一个德国绘本画家昆特.布霍茨的作品,他的画有一种宁静的美感,看他的画我很享受。


一个采访:

Quint Buchholz

昆特·布霍茨

德国插画师


代表作

《瞬间收藏家》插画 右

德语版《苏菲的世界》插画

在照相写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有自己的成就


一个采访:


来自ARTSGALLERY的感想

一个采访:

      王寅峰师的作品给人一种神奇的静谧之感,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在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的时候就很容易走进他作品所塑造的环境,作品普遍背景色明度较低,在柔和的色调中抽象的表现超现实主义,体现出作者本人内心世界的平静,颇有极简主义的风格。

      王老师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梦”,“湖水”,“鱼”,“人”等意象,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结在柔和的蓝调光线中,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Giorgio de Chirico(乔治·德·基里克),虽然两位的作品风格差距较大,但是在绘画的构图方面都是采取“大景小物”——在大的布景中以小的意象为焦点,这些偶尔有点点超脱现实的荒诞或者梦幻的内容,让他的作品填上一种神奇而又特别的魅力。

      创作的过程也是渐渐成长的过程,不断的思考与反思、与自己独处的过程能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沉静,思考的更加深入。“随着时间流逝,和周围人的相处,渐渐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不完美,这个心态打开后,反而觉得思维和世界都更开阔了。”



一个采访: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