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思考】从中国油画史说开去

早上看了《中国油画史》这是由刘淳编著的2016年下半年也就是一年前最新出版的有关中国油画从清朝郎世宁开始西画的引入,发展与变迁,时至今日的各种当代题材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主题与思考~

【我的艺术思考】从中国油画史说开去

我先从最后一章,即2000年~今的这一段时期开始看起,但是这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尽皆是各种光怪陆离,画面表达的收录全部是各种想法,意识流占据了油画史的几乎全部篇章,而事实上我以为想法处处有,大师不常有,尽管人们已经可以用投影和各种手段复制出类似照片的艺术手绘作品,但是那些代表着绘画的最高技术么?不能!尽管人们可以用摄影呈现我们身边的世界和通过数码的种种手段制造出各类插图插画以及渲染处理出类似古典油画的效果,这些就可以取代绘画了么?不能!尽管现代艺术中充斥着各种意识流,隐喻,反讽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这些就可以取代绘画了么?不能!

绘画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我们暂时不予思考。

但我们可以思考的是,复制照片式的绘画,当你在欣赏时,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看到的不过是这幅照片所传达出的观感而已,你看到的不过是一幅放大了的巨幅照片而已,只是它不是印刷机制造,而是手工耗时无数而制造出来,所以当你欣赏时,你更多的是欣赏这幅照片背后的时间付出和技术。那么摄影作品的艺术感,当你欣赏时,你看到的是什么?的却是各种不同的视角和美景,而且这些美景由于我们的便携电子设备,非常容易的获得了大量的摄影图片信息,也同时非常快速的浏览翻阅,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翻阅大量的图片,我们每一天浏览的网页,手机,各种SNS网站,所有的屏幕都在推送着各式各样的摄影以及被设计后的图形图像信息,当我们阅读浏览时,这些尽管再美的图像,他们只是一个事实,如果不能触动我们,那么他们也经常也只是被我们快速的一扫而过了。而绘画则是很好的表达我们观景观物之后的感受的媒介,通过绘画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只有技术上的成熟才可以更好的表达自我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感受。所谓绘画技艺,我以为技术和艺术自然是分不开的,如果任谁都可以涂鸦来表达自我,当我们欣赏时,那些抽象的复杂的简陋的奇特的,需要经过大量理性思维再反复转化出来的欣赏,或多或少的扼杀了我们的感性思维,艺术传达的应是感性重于理性的,如果仅仅是传达理性思维,传达一种观点,一些漫画,电脑绘制的插图都可以很容易的做到这一点,而费时费力的仅仅为了表达某一种观点在画布上涂抹以借助一种实体来展现自己的观点,这其实不能不说是一种讨巧,而现在很多的当代艺术皆是属于这一种,他们偏重于陈述一种观点,而非制造一种感受,那么对于艺术是一种感受的表达这么一个宗旨来说实际上已经接近脱离了。

对于传统艺术的范畴,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是要加以时日磨练的,是要直接给人一种直观的感性感受,而并非制造出某种让人费解的特殊符号来表达,这样的表达会由于过于个人化而让人费解,令人不愿驻足。在某些令人费解的抽象画面前,我宁可去欣赏摄影作品。但由于摄影仅仅只是记录事实,抽象画过于抽离事实,所以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表达感受,陈述观念的重要支撑,否则要么会陷于复制事实的超写实,要么会陷于脱离现实的超现实,而没法向受众更好的表达内心的思考或感受。

栖月

写于2017.12.15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