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吴 双 讲师

中文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刘溢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成就,通过分析刘溢所开创的六胖子技法和古典油画技法的差别,结合本人跟随刘溢老师学习的心得与体会,着重阐述了六胖子技法的特点和作画方式。

关键词:刘溢、古典油画技法、六胖子油画技法

1.关于刘溢

刘溢被艺术界视为“魔幻现实主义”绘画的先行者,刘溢的油画作品场景宏大,画面气氛独特,情节诙谐诡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其独创的“六胖子油画技法”,使他的作品获得可以与欧洲古典油画相媲美的视觉效果;近年他的油画作品《搓麻将的女人》引发社会大众的热议,也许大众对刘溢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如果提到他的作品《搓麻将的女人》,恐怕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据网络数据,这幅油画是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空》之后,网络转载和点击率排名第三的作品。如图(1.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1.1

曾有一名外国记者问刘溢是否因为想着出名才创作了《搓麻将的女人》,他给出的答案机智幽默:“我画每一张画都想出名。”正如刘溢所言,“这张画的确很出名,但不是想出名就能出名的,太急功近利,这样是最不可能出名的,你必须要沉下去,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刘溢开创了“六胖子油画技法”,用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材料诠释古典主义风格的一套油画技法。

197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刘溢接受的是典型的苏派美术教育,但在他细腻的画风中却几乎丝毫不见苏派的影子。刘溢回顾自己艺术道路称:“上央美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图书馆进了很多画册,以前的画册大部分都是苏联的,看到了比较经典的欧洲油画,就对这个感兴趣了,发现和苏派完全是两回事。那个时候,我甚至开始用宣纸、炭条画石膏像。欧洲的方式是用几个线条把位置定准了,其它位置就可画可不画了。这种画法不一定要求特别准,但是很人性。”尽管刘溢的做法招致了老师的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自己认定的方式。创作于那时的炭笔素描大卫像被广泛出版,成为了美术教学的经典参考。刘溢此举也带动了一批人开始有别于苏派的方式进行创作。“不是说苏联画法不好,只是说它仅仅是一种画法。欧洲画法不会打乱艺术家的思路,它有一种气势在里面,这是关键。” 刘溢大学毕业后就移居加拿大,直到2006年他在国内雅昌艺术网,油版雕担任版主,经常分享自己的作品、创作想法,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爱戴。并无私的公布自己的画法和指点众多素不相识的网友。

2014年受网友要求,刘溢开设了六胖子研修班,从全国上百名报名者中筛选出20名弟子,年近60的刘溢,希望通过20名弟子,将六胖子技法继承、研究和突破。本人从事油画创作多年,也受益六胖子油画技法,曾在雅昌艺术网上发表过《学习六胖子技法心得与体会》,因此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报名和多方努力,有幸成为了刘溢老师的关门弟子,真正接受了六胖子技法的正规教育。

2.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

六胖子油画技法,概括地说就是利用现代油画材料,尽量用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完成欧洲传统的、古典细腻的人物绘画方法。换句话说,就是用现代材料来演绎经典的画法。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刘溢写实油画技法的特点,依照作画顺序从支撑物、做画底、线稿的绘制、丙烯稿绘制、油画色层绘制五个环节详细介绍。

 2.1支撑物

古典油画的支撑物有木板、木框上绷布、墙壁等材料,而六胖子油画技法的支撑物则是在木框上钉上光滑的奥松木板,然后在上面绷细纹的雨露麻画布,这样的支撑物称为“木板绷布”。好处是:1.加固了支撑物的稳定性,不易变形。2.画布的背面被木板封隔起来,增加保护画的安全性。3.光滑的木板表面绷上画布,为后面的画底做好准备。刘溢老师说:“这样的画,放上几百年,也不容易变形损坏”。如图(2.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2.1

 2.2做画底

所谓“画底”,是指含有粉质材料的、有一定厚度和覆盖力的、作为绘画的色层基础的涂层。而用于这个涂层的材料被称为“底料”。最好选择自己亲手制作画底,不要依赖那些市面上已经涂好画底的成品布,因为我们不了解其所用材料的优劣及特性。

传统做画底有很多方法如:1)蛋白质胶底:从动物身上提取,它虽然粘合度强,但会随着空气的干湿而产生收缩膨胀,时间久了会开裂。2)乳胶底:其成分就是乙烯树脂乳液,时间长了画布容易变脆,颜色容易吸油变暗淡,不利于油画的长久保存。3)粉底:油画画在粉底上,容易吸油,失去了油画自身的魅力。4)油底:用铅白和亚麻油按比例混合而成,是古典油画传统的制作方法,其缺点是工序繁琐,制作周期长,画底干燥速度慢。

六胖子的画底是刘溢油画技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利用现代材料醇酸树脂和丙烯来制作。以前通常需要在画布上刷上一层不漏油的乳胶底,而六胖子则是将醇酸树脂和丙烯土红按比例调和,直接多次均匀的刷在画布上,由于画布底下是平整的木板做支撑,可以使画底做得更为均匀,平整细腻。好处是干燥速度快,画底的牢固性,柔韧性和耐久性都远胜过以往的古典大师,为下一步的丙烯色层做好了准备。用醇酸树脂和丙烯做底可算得上是古典油画的一次创新。如图(3.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3.1

2.3线稿的绘制

传统的线稿可以直接绘制在画底上,或者为了精确可以在画底上打上格子,再将草稿按比例放大画在布上,俗称为“九宫格”画法。现在有人借用投影仪,将形体投影在画布上。六胖子油画技法要求在宣纸上画出干净准确的线稿(类似于中国的白描),通过透稿,将线稿准确的透在布上。要求形象准确生动,首尾连贯,形体清楚,这就需要很强的造型能力和素描功底。如图(4.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4.1

2.4丙烯稿的绘制

用丙烯颜料调和水来画出大的色彩关系。这是油画告别画底的最后一步,还尽量让丙烯多做一些事情。因为丙烯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化学反应一次就结束了,性质非常稳定。调色时,尽量水多色少,干一层,再画一层,画面会出现小的白点,这是正常的,多画几遍就会好的。“少而多遍”是丙烯稿绘制的窍门。丙烯会结出一层透明的薄膜,为油画颜色饱满提供了一层强有力的透明色层支撑。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防吸油、防龟裂、防变霉,这些都是长期困扰画家的问题,终于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得以改变。如图(5.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5.1

 2.5油彩色层的绘制

油彩是目前在世界绘画材料中,刻画效果最完善。因为油彩干燥的速度特别慢,这为我们争取了相对长的作画时间。下面介绍几种油画的常见方法:

2.5.1一次性画法

一次性画法也就是所谓的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画出对象的轮廓以后,凭对所画对象的画面的构思和色彩感觉进行铺色,基本都是一次完成的,要求色彩关系准确、饱和。纵观西方的绘画发展史,17 世纪荷兰画家哈尔斯是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的商业订单量大,只能一次性完成,然后稍作修改。印象派的画家大多也是一次性画法,他们善于户外写生,捕捉光线的瞬间变化,速度跟着光线的速度游走,手法娴熟。这种作画方法,每一笔所用的颜色都特别浓厚,色彩的饱和度也特别高,笔触也格外清晰,更容易表达画家作画时那种瞬间的主观感受。他们简直把一次性画法提到极致。

2.5.2不透明画法和间接画法

不透明画法即先用单一的颜色画出整体关系,再用颜色一层层的塑造,亮部与中间调子部分也需多层覆盖,暗部则相对薄而透气,显现色块之间对比关系。由于亮部与暗部的色彩有厚薄对比,使画面具备丰富的色彩意韵和自然的肌理效果。间接画法又称为透明罩染法,等画面色层干透结膜后,用油彩含粉质比较少的颜色混合亚麻油或树脂进行局部罩染或全局罩染,如王沂东所画的红色,就是经过多次罩染。后来随着油画技法的不断发展,透明罩染与不透明塑造两种技法之间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两种技法还经常在一幅画中出现。用透明技法表现暗部的物象,空间感和体积感会更加沉稳、深邃;暗部以外用不透明覆色法来表现,还可增强色彩的饱和度,对形体的塑造会更有利。

2.5.3湿盖湿画法

“湿盖湿画法”来源于英文的“Wet-on-wet”,顾名思义就是在湿色上加湿色。在技法上与一次性画法有所不同,湿盖湿画法更加强调色彩的覆盖和糅合;而一次性画法更加注重色彩的铺设与画面的色彩对比。这种湿盖湿画法也可理解为色彩糅合法,可以表现油彩的厚重感,比如在亮色湿油彩上加施深色湿色,再适度衔接,可以得到微妙绝伦的美感。

2.5.4肥盖瘦画法

油画技法当中的“肥盖瘦”来源于英文的“Fat Over Lean."是指在油画色层次中,相对厚实的颜料色层覆盖在相对薄的色层上。“胖子压瘦子“是油画的定律。这也是六胖子技法遵循的原则和“六胖子”名字的来源。

3.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特点

六胖子技法也是一次性完成的,刘溢对于作画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表面必须平整。六胖子油画画面色彩薄而平整,不见笔触,衔接是六胖子技法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讲究工整均匀的笔触表现,尽量保证没有笔触,在亮面比较厚的部分也不需要笔触感,刘老师说:“笔触会使画面缺乏古典庄严之美,哪怕到这步也要小心,不要玩帅而失节”,因此,这种画法干燥的非常快,吸油均匀,容易观察和局部修改。等到上了光油后,画面会出现一种温润典雅、微妙细腻、光洁如镜的效果。如图(6.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6.1

3.2三堆色的概念。三堆色的概念是刘溢首次提出来的概念,也是六胖子技法特点之一。简而言之就是物体的黑、白、灰对应调出三堆不同的油彩。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3.3冥灰的概念,刘溢老师戏称为“死人灰”是三堆色中最为偏冷的,用来表现皮肤的颜色,也是刘溢最主要的艺术特点之一。三堆色也遵循亮面暖,中间色冷,暗部暖的原则。这样的色彩运用是比较主观,哪怕是一张黑白人物照片也能主观画出漂亮的色彩关系。我们在学习冥灰时,心里也是很忐忑,一不小心就把人物画成了“僵尸”刘老师说:“不要紧,后面还可以加暖色罩染回来。” 如图(7.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7.1

3.4色彩衔接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用羊毛制的水粉笔轻扫,将色彩晕开,使其衔接自然。这方面要勤于练习。这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大的部位可用大号笔,如板刷可以涂抹脸庞,细笔刻画眼角。二是衔接色彩时,亮面颜色和暗部颜色是不能见面的,不然会导致颜色发脏、发糊。如图(8.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8.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3.5吸油要均匀。刘溢要求每天要计划保证有5-10小时作画时间,每天完成书本大小的局部。

 3.6尽量一次画到位。第二遍就要等4天以后干透了来画。个人感觉第二遍很困难,要考虑和第一遍颜色的衔接。

 3.7古典画,侧强光,无反光。古典画一般采用侧光,这样使人物轮廓清晰、立体感强。如:卡拉瓦乔、伦勃朗等都是用光的高手。无反光指的是暗部色彩反光不能太强,在画面虚实关系中,应属于虚的部分。

3.8上光油,这是六胖子古典油画最后的一道工序,刘溢用的光油是碳氢化合光油是根据美国国家画廊科学家的长期研究成果而配制的低分子合成树脂光油。这种合成树脂在光泽度、透明度、饱和度和折射率等视觉效果上都与达玛和玛蒂等天然树脂相匹配,但它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却大大超过了天然树脂。涂在画面上可增加色彩的饱和度、增加罩染层的透明度、增加画面的光泽,保护画面抵抗污染。这种光油清澈透明,刷在画面上有一种温润、光洁如镜的质感。使画面美轮美奂,突显古典油画的韵味。如图(9.1)可以看出刷过光油和没有刷光油的色彩区别。图(10.1)为完成图。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9.1)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研究

图(10.1)

4、总结

刘溢不仅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在油画技法和新材料的研究运用中也是与时俱进,同时也注重对中国传统工具的使用,如:如何制作上光油,如利用针管可使调好的颜料保鲜得更久,就连如何改良画笔、洗笔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法,中国的毛笔使他画的头发熠熠生辉、生动流畅。无处不体现出他的智慧。

《六胖子油画技法》出版以来成为广受欢迎的油画创作技法书。他的高超精湛的技法和深邃的艺术思想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学习。跟随刘溢老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不仅对技法和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认识,在艺术思想上也得到了提升。他经常教导我们“关起门来折磨自己,打开门来吓唬别人”。

参考文献

[1]刘溢,司徒勇《六胖子油画技法》[M],2012.09

[2]沈嘉禄 .梦游在魔幻主义的交叉小径 [J].《新民周刊》,2012.05

[3]秋桦,刘溢 一个艺术家的白日梦[J].《中国房地产报》,2013.9.16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