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衬托当代

文:刘梦迪

我们运用和学习传统艺术、经典艺术不能说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复制,更多的是想借助这个巨人的肩膀看的更高、理解的更深。传统与经典的形成也是源于自然与生活,是艺术家们将其提炼、理解、再创造形成的各种美的艺术。而现在的我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融入当今的社会特征、自由的思想与意识等,从而进步了艺术的历程。

一.传统与经典的生命力

“传统”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即: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世代相传就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不绝对是积极有益的,人们通过历史验证与思想进步后,祛除了保守落后的传统,保留下来了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美好有益的传统,这些有益的传统是历史的精华,是需要继续传承并发展的宝贵财富。而在艺术史的发展中,传统与经典一直是学习与创新的基石,我们应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展望、去前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更是灿烂辉煌,当我们提到“传统”与“艺术”时,脑海中想到的东西能脱口而出:悦耳的民歌、古朴的庭院、优雅的旗袍、百家争鸣的书画,内容涵盖领域广阔: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它们各具特色,有着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有着同样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与风格,看似互相独立却又相互影响,它们的共通特点即艺术性将其笼罩在一个大光环之下,而民族的特色、艺术的风格也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同样的,西方艺术的传统也各富特色:悠扬美妙的歌剧、疯狂多情的戏剧、色彩浓郁的油画等,它们理念的融合性与艺术的相通性同样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油画中画面的戏剧性表达,汲取了戏剧舞台上人物情景的展现与光作用下明暗节奏所产生的的动人效果;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同文学、绘画中的激情、温柔、质朴的表达也是相互包容并映射其中的。这些美妙绝伦的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并发挥着自己的特色,在历史长河中增添了一笔有一笔绚丽的色彩。

用传统衬托当代,我们已经体会到传统的精髓所在,经典是永恒并熠熠生辉的,但我这里所提到的“当代”并不泛指现在很多人提到的“当代艺术”,它指的是一个时间段、一个时期的艺术,又或者说是一个包容性更强的当今的艺术。它有着这个时代的特征,有着现在的人们对艺术的思考。但思想与艺术不可能是毫无依靠就搭建起来的“空中楼阁”,没有一个“不一样”与“独特”是空想出来的,创新与优秀的背后是靠大量的知识储备、文化底蕴的积淀、传统经典的传承发展和对自然本身的求知发现作为基础的。

社会的进步发展源于我们对前人劳动成果的深入挖掘和灵感启发,科技如此,文化如此,艺术亦如此。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罗马竞技场可谓众所周知的世界古文化艺术遗产,它的著名不仅仅是它的壮观与宏伟,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独特的造型:围墙分四层,前两层的柱式装饰分别是多立安柱式的变形和爱奥尼亚柱式,三、四层均为柯林斯柱式。建筑师把希腊神庙的三种代表性建筑风格都用在这一个建筑里,变形与融合、学习并发展成就了这举世闻名的奇迹,事实上这种创新和传承对后来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存在并包容于我们的生活里。

同样,艺术的相融互通即包容性也成就了许多艺术家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独特创新,这也是传统与经典造就的新成绩。艺术大师毕加索与马蒂斯汲取民间艺术、古老文化,将剪纸等艺术融入构思,形成中西文化艺术的碰撞,让东方韵味、原始艺术感十足;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风格形成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将西画中的焦点透视、素描明暗与中国绘画的工笔技法融会贯通。其艺术成就为后人称道并留下了一件又一件的稀世珍宝。

这些艺术家的卓越让我们认识到艺术的传承性与融合性。不管是传承发展还是融汇包容,所有的成就离不开前人所创造的经典。一个毫无文化底蕴、艺术修养的摒弃优秀传统经典的人远不及一个学富五车并广泛吸取不同艺术文化还懂得创新的学习者,即使他建造的“宫殿”再华丽辉煌,在时间面前也是苍白的,它经不起时间的验证,更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文化的传承在于学习积累,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多了看似会忘记,其实它已成为内心深处的储备能量,当我们谈到某个问题时,灵感思维似迸发的能量,在不知不觉中,知识量的积累已完成质的飞跃,这是一种传承,传承的经典是为了充实自己,形成一个包揽“财富”于一身的“继承者”。

用传统衬托当代,前面说了很多经典与传统的巨大“能量”和与这个时代的相融互通,而如何将这优秀的传统与经典传承并创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而学习除了观察、阅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临摹。我认为临摹的好处是当你敬佩一幅画或一件艺术品时,除了感官上的注视揣摩,就是用心把它临摹下来。在用笔的同时感受色彩的微妙、构图的精心、不同于照片的大气之美和气势磅礴的表现力,这比感官上的学习更加深入,随之产生的共鸣似乎在触摸大师的心灵并为之感动。在师法古人中有时可能会为了一笔颜色、一条边缘线的变化和力度乃至整个恢弘气势的形成而反复研究,有时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发现。这些都不是光看能感受到的,我想这也是每个成功画家的必经之路。

这里我只是对临摹的重要性表达了看法,至于师法古人还是师法自然,艺术家们有过很多不同看法,例如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教育,几乎都采用了先临摹后写生的训练教育,艺术大师贝尼尼曾说:“为了培养年轻人的美的理想,应当从古代风格开始描绘——须知这在他们一生中是必要的…要知道高超的美在自然中是从来不存在的。只有独具慧眼的艺术巨匠才能够利用自然,他们能看到它的不足,会在自己的描绘中加以纠正,这是青年人力所不能及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经验,同时也不知道美的规律。”,但法国画家夏尔丹确认为学院式的训练消磨了人们的绘画兴趣,许多年轻人只是临摹却不知如何用眼睛看自然,这给他们带来的是折磨与苦难。艺术家们都有着自己的观点,不能一味评判对与错,也许我们更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临摹与写生的关系,就如西班牙画家戈雅说:“我的老师就是自然、委拉斯贵兹和伦勃朗。”他认为师法自然与师法古人同样重要,自然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一切的美与质朴都是自然创造的,它不会矫揉造作,更不会虚假猖狂;古人更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创造了艺术美,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艺术财富,我们向经典与传统致敬的同时重要的是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擅于学习利用,在感悟和创新后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艺术财富。

用传统衬托当代,我们无比幸运地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无数的经典我们可以去进行“拿来主义”,但真正要成就自我还是要在“拿来”的同时进行“加工”,懂得舍弃与添加,在置身自然中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文化、艺术的历史更加璀璨;在“拿来”的同时更要懂得感恩和珍惜,不能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理所当然之中,谦虚和敬畏是美德更是完善自己的利器。

二.传承创新的实践

我的《染香》系列形成的最初还是对中国艺术的喜爱,对中国民族艺术的喜爱,我想这正是我们华夏文化千年锤炼的的精华所在,东方的温文尔雅遇到西方的波澜壮阔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在好奇之中并乐此不疲地去创造这神奇的力量。中国艺术中的美含蓄优雅中又有大气的胸怀,蜡染艺术——我不仅感慨这图案纹饰的繁复精妙,更赞叹这源于生活的简约与抽象概括,巴掌大的一块图案有可能代表一段故事、一种风俗、一个寓意,也有可能是不经意间形成的一个来自“上帝之手”的创意,更有可能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趣味,是聪明画匠的美的提炼。当我们了解这背后的内容和工艺后,会惊叹他们是如何创造出这样一种美好而充满独特气质的艺术。

《染香》系列中第一幅作品《染香》的形成创作于大学毕业后,当时由于毕业不久,对自己的毕业作品《旋律》还有很大感悟,希望不仅仅是画演奏音乐的人,更要使画面整体氛围与散发的气息更具音乐感、节奏感,因此我在图书馆大量翻看研究伦勃朗的“光影魔术”、卡拉瓦乔的戏剧性画面、马奈的色块节奏、佐恩的奔放笔触等,从而在学习细节的同时对画面的全局观有了很深的认识,一直影响我现在对于画面的感受,一旦发现过于“平均化”时,立刻改变甚至舍弃一些细节、弱化局部去突显光影、去掌控好大局的节奏变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艺术大师提香和伦勃朗同样画过《以马忤斯的晚餐》,这两幅画的艺术价值都十分重要,是两种平分天下的画派代表作,这里我只想针对明暗节奏来进行对比。这幅画主要描写了几个人的恍然大悟——与他们共餐的人是基督。先来看提香的画,画家想要画面庄严而伟大,因此一切物品都是雄伟的感觉:辉煌的建筑、华丽的服饰甚至食物画家都一一展现,画面色彩丰富,严肃而和谐。不同于提香,虽然伦勃朗这幅同主题的画亦是展现这个故事发展的同一时刻,但光影对他的作品的意义显而易见,他致力于描绘人物的动态和表情,虚幻的光影创造了极大的空间感,虽然没有处处精致但他用光同样表现了这一幕的伟大。这在我的许多画面上都有所重视和体现。因此这幅画面中我选择用一束光突出女孩的一种状态,安静中有又带有某些情绪,复杂的感情又散发着青春的光芒,这束光打破了规矩的蜡染纹饰,引领着我们的视线去发现染布的古朴、香气的四溢、光影的虚无和青春的美妙。

说到蜡染纹饰,它是贯穿《染香》系列的一条锁链,它以各种形式展现在画面中成为烘托人物的重要元素,要将它自然融合在油画中我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在了解图案表面的同时更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丰富了画面感官上的体验,也抒发了人物的复杂情感,烘托了画面的质朴内涵。在《染香之蓝色探戈》中,充满民族韵味的蜡染图案与奇幻的背景相融合,更加赋予了画面原始神秘的气息,在这静谧之中加之奔跑的白鹿、小提琴的轮廓、女孩时尚的外形,就如同这样神秘古朴之林回荡着的一支舞曲,正如画家高更曾说过:“色彩同音乐一样,它通过各种感官媒介对心灵产生作用:和谐的色彩类似于声音的谐调。”我希望绘画同样能聆听音乐之美,在这古朴与时尚的碰撞、奇幻与现实的融合、图案与节奏的表现中,共同去演绎了一个充满梦想、音乐和古典韵味的色彩的传说。

与这神秘韵律相比,画面主体同是这位青年演奏家的《染香之锦瑟年华》突显的则是一种欢快明朗的旋律,整体色调明亮像雀跃的音符,回荡在整个大厅中、舞台上和想象空间里。这里的蜡染纹饰质感的描绘也为这曲调增加了节奏感。画面主角儿在现实中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这使画面人物在举手投足间更自然专业,更充满音乐气质。背景中正在演奏的古典女孩与主体人物的时尚感相比形成一种反差,而在这古典女孩的表现上我运用的是与她表面性格相反的大色块大笔触,这又是另外一种反差,加之蜡染的质感,这些都为女孩儿的性格进行多重表现。在这时尚与古典间转换的女孩,有个性、率真却又不乏对古典对传统的依恋,她富有的文化艺术内涵、骨子里的质朴与秀气、展现自己时的大气和洒脱都使艺术范音乐气质十足,同时蜡染的表现使我突显她的东方美更具力度,这是我想表现与理解的人物形象。画面不在于描绘的多么细致,更重要的是艺术的表现力,在于对人物的感性加理性的理解,在于油画的质感与音乐感的笔触表现。

而在《染香之记忆的独白》背景中的蜡染纹饰与其他画面的底、纹色调相反,这也是我反复思考后采用的效果,纹饰的内涵丰富了女孩儿的“独白”,安静中的短暂注视是我为之触动的的一个点,那明亮似水的眼神专注、平静、楚楚动人,我们想透过她的眼神去轻触那清澈如水的心灵,却又不敢直视这双“会说话”的眼睛,这样一个自然的生活状态是我捕捉的一个瞬间。青春的美需要更多的情感烘托,画面加入了繁多的花饰、复杂的蝶纹、鱼与水的表现,这些蜡染内容的趣味性和神奇表达似乎叙述着一段故事,又或者是女孩儿记忆里的图像,成为画外音的画中表现,牵动着观者的思绪去置身这独白之中。

在一张静物画——《染香之秋韵》中添加蜡染元素也源于一个偶然,画面最初是一幅简单的布与瓶罐落叶的故事,但是我想朴素的色彩需要一些灵动的音符,蜡染正如这飘动而至的质朴“乐章”,奏出一曲秋天的歌谣。古人总是用“秋”来表现悲凉感,其实秋天也象征着收获,经过了漫长的季节洗礼,果实成熟,不要去为落叶而哭泣,也许它们是快乐的,为饱满丰盛的收获而快乐,喜悦是秋天的赞歌,也许弹奏一支舒曼的《快乐的农夫》更加恰当。所以画面里红色的果实更为了表达“韵”,表达喜悦,也为了成为画面最鲜艳的一笔色彩,让秋韵的韵味更十足。这样的画法启发于天才画家透纳的《海勒富特斯勒斯》,这幅作品还有一个小故事:1832年的一个画展上,同为风景画家且大器晚成的康斯坦勃尔的画作《滑铁卢桥开放》与透纳的这幅作品在一起展出,两人似乎一生都在互相较劲,而画展开幕的前三天画家可以进行修改,透纳站在康斯坦勃尔的画作前注视了很久,然后在自己的这幅作品的海水中添了一个“小红点”(一个红色的浮标)后就离开了,随之康斯坦勃尔进来,震惊并留下一句话:“他来过了,还‘开了一枪’。”这个红色浮标无疑使灰冷的画面立刻生动起来,如今这个红色已褪成棕色,但不可否认,这个红色浮标为这幅画带来了巨大的光芒成为点睛的一笔。因此在我的这幅偏朴素的静物中,我想用几颗红色果实为看似悲凉之秋带来生机,这不仅是色彩的反差更是一种对画面情绪基调的确定,一种生命的重生与赞歌。

这些《染香》系列的作品源于我对传统的尊敬、对经典的学习和自己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它们在线上和线下展览中,得到的反馈是绘画语言的认同与眼前一亮的心灵共鸣。

用传统衬托当代,有底蕴的文化艺术才会长久流传下去。美,可以征服历史。

2017年4月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