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牟老湿带你涨姿势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葛优躺”!


久未在银幕上露面的葛大爷,最近给大家示范了什么叫做“躺着也能火”,一张葛优躺在沙发上的照片,再次刷爆朋友圈。传达出“生无可恋”、“物我两空”的深层含义,以及让人忍俊不禁,欲罢不能的“颓废”气质,穿越画面创造永恒。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葛优躺’出自哪?

最近,葛大爷那套躺沙发的表情包火爆了,已经超过鼻孔尔康了。

这套表情包出自1993年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17、18集,讲的是葛优饰演的“二混子”纪春生去家里蹭吃蹭喝的故事。

据他自己交代:“我过得很好。也就是三天没吃东西,八个月没洗澡,不记得上回在屋里睡觉是哪年的事儿了。”接下来两天里,纪春生在和平家蹭吃蹭喝蹭衣蹭住,死皮赖脸瘫在沙发上不走了。

一张伟大的剧照由此诞生!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微博id“青红造了个白”发布了一张国际“颓废”全家桶,葛优率领“颓废者联盟”集体从沙发上出溜儿下去。一时间忧郁溢出屏幕。“葛优躺”立即席卷了社交媒体,得到了病毒式的传播扩散,再次掀起全民争相模仿“葛优躺”的热潮。

然而,“葛优躺”这一动作在艺术史中也是频频出现滴,但并不是无人不晓滴,预知详情,还得看牟老湿具体分解滴!

要躺着,不作战!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 1483年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与战神》 

在这件作品中,维纳斯专注地凝神沈睡中的战神,而战神则脱去了令人生畏的盔甲,翘着二郎腿,嘴也微微张开,一副酣睡的姿态,莽撞的小农牧神,一个玩弄着丢在一旁的甲胄,一个朝着酣睡的战神耳旁用力吹螺,背景是一片爱神树林。战争和权力也处在了休止状态,即躺卧姿态和睡眠被看做是脆弱的、卸下所有防备的,因而爱才能够栖息在这里。

这件作品也代表着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爱与和睦战胜了战争与冲突。维纳斯似乎主宰和安抚了战神,她变成了大自然和人类之母,而不是充满情欲的爱的女神。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为反抗美国对越南的战争,他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旅馆大床上呆整整7日不下床,创下60年代行为艺术最经典的骇闻蜜月“要zuo爱,不作战”! 牟老湿想葛大爷也是想表达一种和平的愿景——“要躺着,不作战”!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神坛与祭坛之瘫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朱斯.凡.克里夫Joos van Cleves, 1485-1540

尼德兰画家,朱斯.凡.克里夫《哀悼基督等祭坛画》的中间部分,很明显这是一件委托件,分别位于画面左右两端的穿奢华皮草就是有信仰的土豪委托人夫妇。

在一块白布的衬托下,瘦弱苍白的基督被绘于在画面的正中,被身着红衣的圣约翰搀扶。嘴巴微张开,身体瘫软,右手臂自然下垂,动作神情之完美,充分诠释了“生无可恋”。今日葛大爷被挖坟,犹如基督的三日后的复活和再临人间。

这件作品值得注意的一个亮点在于,基督右边那位惊讶的女子(抹大拿的玛利亚),她张开的手臂和纤细的五指,感觉在惊讶害怕之余,还有一种不要不要的可爱。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当然论《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的这件雕塑更加出名,在“葛优躺”火爆之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原先基督面容似乎有了些许变化。这张熟悉的面容,微微张开的傲娇小嘴,似乎不是一个死去之人,更像是喝醉了酒,正轻声的打鼾。似乎对于昨晚和哥几个们撸串多喝了几杯闷倒驴这件事并没放在心上。这一变化使得垂死的形象变得有了生机和洒脱的意味,也让艺术走下了圣坛,回到了普罗大众的日常认知范畴,更加亲民,更有人缘。


女性最美的腋窝之美!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接下来是1508年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后由提香完成景观和天空

在这幅作品中,维纳斯睡着了她举起的手臂和她放在私密处的左手形成了一种潜在的X欲暗示。尽管躯体完全裸露,但似乎她的意识世界中仍控制着自己。身下枕着的华丽红色天鹅绒和珠光白的绸缎,让女神的气质尽显。高举向脑后的右臂看起来显得有些不舒服,但却展露出女性最美的腋窝之美!

牟老湿已不敢想象,若是葛大爷也抬起手臂露出性感茂密的腋窝......那画面太美。

 乔尔乔内的维纳斯堪称睡姿艺术之鼻祖。这幅作品也被视为优美而性感的“文艺复兴之美”经典。这件作品先后被 提香、克拉纳赫、戈雅、马奈、莫迪尼阿尼等仿效致敬,看来好的艺术家都喜欢“躺”。

死了都要“躺”!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1799年 雅克-陆毅.大卫 《马拉之死》(ps:牟老湿特意将原作P成了黑白色,以示尊重!)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阁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民之友”报的主编,他以犀利文笔猛烈抨击法国封建王朝,宣扬共和思想,遭到王党的嫉恨。

这幅竖构图的画面非常简洁,马拉靠在一个浴缸里,他一只手无力地垂落在缸外,另一只手拿着字条,头后仰,面部带着平静的表情,就像工作劳累后闭目小憩一样,鲜血从他的胸膛流出。马拉由于为了躲避迫害长时间躲在地窖里工作而染上湿疹,不得不每天数小时浸泡在药水中治疗,他常一边治病一边处理公务。大卫便把马拉表现为在浴缸里工作而突然遇刺身亡。

从难度系数来讲与葛大爷是相似的,从施展场地来讲一个是浴缸一个是沙发,马拉是遇刺身亡只要没有被别人发现,这个动作在持续性会更长久些,用死亡去诠释“葛优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是对这一动作体系的付出了怎样的贡献。

望京医院的刘大夫温馨提示各位网友,过敏最忌讳的就是潮湿的环境,空气的不流通,这给尘螨和霉菌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马拉躺在浴缸里治疗过敏湿疹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虽然在浴缸里能减轻痛苦,但是每天多次洗澡,会破坏天然的皮肤油层,从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更易感,反而会加重过敏症状。也许如果马拉换一种方法治疗过敏,历史又将改变。

床上啪啪啪早已了无生趣!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1866年 米勒 《午睡》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

 这幅作品描绘了辛勤的农夫与农妇在劳作之后下午疲倦的依靠在稻草朵上安然忘我的小歇。当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辛劳后休息,也看到了,人类在还没享受多久绝对的舒适和隐私的性,隐秘空间的床就已经成了乏味的地方。床上的啪啪啪早已了无生趣!

南美诗人聂鲁达曾满怀深情的在回忆录中写过一段麦堆里的爱情。他去打谷场,被安排直接睡在麦秸上“柔软的金黄色麦秸堆可以让整个村子的人都钻进去”。半夜他忽然醒来发现了一个东西正在接近他“一个陌生人的身体在麦秸下移动,向我靠拢。”直到他分辨出那是个女人,恐惧才变成强烈的快乐。最后聂鲁达含蓄的写到“我们干了一切可以干的事”。

当然这件作品1890年被梵高临摹了,那销毁放肆的睡姿,其中惬意无人企及,令人神往,毕竟谁都想在哪阴凉的麦秸堆上和心爱的姑娘躺一躺。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蛋蛋 《午睡》临摹 年龄:八岁四个月零八天

我们都看过梵高的临摹作品,在这里牟老湿就不放图了,我们来看一下八岁的蛋蛋小朋友的临摹作品,笔风古拙是不是有点观念绘画的意味?

美学走基层--平民之瘫!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卢西恩·弗洛伊德 《Sleeping by the Lion Carpet》 1996

弗洛伊德“关于绘画的思考”应是极为个人化的。这位不合群的画家一生致力于具象人物的创作,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代艺术大潮中,显得极为不合时宜。弗洛伊德长期坚守具象写实的阵地,肖像与人体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苏尔•蒂蕾是一枚身材臃肿肥胖女子,她一直在伦敦西区的“就业服务中心”内工作。20年前,苏尔在一家伦敦夜总会首次遇到了画家弗洛伊德,当问及当模特的感受时蒂利说:“起初,我有些窘迫不安,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就习惯了。这完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就像去看病一样。”她还说,有报道说她体重有128公斤,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她直到今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重。“我从来没有称过体重,因为我忍受不了那种困扰。”

卢西恩.佛洛依德似乎给了胖人一个机会,他让不同体重的人证实了我们都有权利去在沙发上舒适的来一小觉。无论你是看球看累了,还是西瓜吃多了,都有理由窝在软绵绵的沙发里寻求这醉生梦死的一躺。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刘小东 1989 《休息》

刘小东“关于绘画的思考”应是极为个人化的。这位不合群的画家一生致力于具象人物的创作,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代艺术大潮中,刘小东长期坚守具象写实的阵地,肖像与人体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刘小东的这件作品虽然也是躺着,动作也接近,却似乎少了些什么,面对过于直白的描绘,稍有僵硬的姿态,牟老湿只想说,还是让葛大爷教教你怎么正确的躺吧!怎么躺才能更舒服,唯有虚心学习才能达到人与沙发合一的境界。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人生艰难百态,尽在这一瘫...

经过这么一番调查,已经能够肯定的说“葛优躺”这一动作有充分的艺术史背书,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史的支撑“葛优躺”才拥有了刷爆朋友圈的基础,名正言顺的欧洲艺术血统更是让这一躺散发着忧郁的内涵,让人体会到拥有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附一张艺术界著名的艾婶发型,各位是否觉得眼熟?


牟老湿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之后只想对不点赞不转发的朋友说:

 原来艺术史里充满了 “葛优躺”!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