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上隆和他褒贬不一的作品

看了《艺术里的金钱游戏》这本书,快速补充了我大脑里对于当代艺术的空白区域。也这样糊里糊涂记住很多名字:蔡国强,曾梵志,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等等。看书不见得就能使人明智。有时候带来的也可能是更多的困惑不解。都说有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但是,在金钱的迷宫里谈论艺术,这似乎与我们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预期有些背道而驰。艺术到底是为什么而创作的呢?这个问题先留下吧。要解开这个问题,需要庖丁解牛,慢慢来。现在谈,有些远。就现在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谈这个也说不清。

就从一个更小的疑问开始吧。从村上隆开始。

日本的当代艺术家似乎很有能力敛财。这个不知道是和他们的作品风格有关还是和他们的营销天赋成正比。一翻开微博看见草间弥生的波点又在国外开展了。她为兰蔻设计的唇彩、睫毛膏和化妆包,为海港城设计的限量购物袋都在热卖,昔日纽约轰轰烈烈的“前卫女王”至今依然引领着时尚,她的圆点依然风靡在T台、秀场和大街小巷。比如与很多奢侈品牌和时尚品牌的跨界合作、与流行文化的融合、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渗透等等。虽然现在日本当代艺术作品拍出的价格远不如中国。但日本艺术家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却远高于中国艺术家。

为什么呢?从他的作品开始吧。 “笑容灿烂的花朵与邪恶可怕的骷髅头,抑或是单一的肖像,抑或以群集的形式出现,大胆与热烈的想象表达出愉快与惊骇的对比。你会被他的肆意与任性所打动。事实上,他的作品中总是有那么点童真,却不稚气。看到他的作品,你会为自己的老气横秋感到可耻。”看着确实心情好,轻松,简单,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吧。LV的“樱桃”包就出自村上隆的设计,LV的经典LOGO,被村上隆带进了色彩时代。他被称为在传统经典中撒野的那个人。LV选中他是看中了什么?往往一些卡通的,高饱和度的,纯色的也称为艺术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时,被直觉直接会被我这样的人扣之以一顶“俗”的帽子。不算是媚俗庸俗最少我 通俗无内涵文化底蕴浅。

跟着百度和维基百科细究下去,继续。毕竟我也是个初学者。

“村上隆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日本艺术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在日本不仅是一位受到广泛的喜爱的艺术家,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强烈意识到——西方的当代艺术与日本的艺术创作是截然不同的,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如何不依靠任何固有的文化体系而创造出最本质的东西。”不依靠固有的文化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总是会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深入骨髓的吸收一些东西,不管这些是不是你想要的。虽说物竞天择吧,但是除非与世隔绝。而且不依靠西方文化也或多或少依靠了你日本的文化,这样说太笼统了,误导我们这些初学艺术的人。

“他是受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影响而专注于御宅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后现代艺术风格——超扁平(Superflat)运动创始人。”看了吧,不可能做到不依靠任何固有文化,这不就已经开始受到固有文化的影响了吗?“其灵感源自众多古怪的浮世绘艺术家和金田伊功(Yoshinori Kanada)1983年的动画作品《Harmagedon》。”看,继续被影响。“曾获东京艺术大学颁发BFA、MFA及PhD。”我想错了,虽然“大碗”都有意回避基础的重要性,但是,也犹如我看到的那样,以为这样通俗的作品无内涵。看到人家的底子,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1996年他在东京创办了HIROPON工厂,之后演化成现时的KaikaiKiki有限公司,一所大型艺术生产的艺术管理公司。”经济头脑,创业意识,生存之道,日本人比较我们来说活泛很多。这体现在各行各业,比如优衣库的柳井正。当然实力也不在话下吧。“他曾于多个世界著名的展览场地举行展览,包括2001年在东京当代艺术馆、2002年在伦敦蛇型艺廊、2007年洛杉矶当代艺术馆及2008年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等。”扩大知名度,这个是双向的,有的是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巷子深,别人寻来的。也有的是带着自己酿的酒走出巷子扯着嗓子吆喝的。要我觉得,一个也不能少。“2003年他为路易·威登创作出彩色图案皮具,将其个人艺术事业推至高峰。”是人成就了作品,也是作品成就了人。罗中立就一个《父亲》。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名人都有成名作。至此,我分不清设计师和画家亦或是艺术家的定义了,因为村上隆在跨界。“现时,他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客席教授。”对于客席教授,不知道外国和中国有啥异同,反正靳埭强是没给我们上过半节课。但学校聘请必然此人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村上隆该不会如我想象的浅薄。说不定某天米原康正也会让我这么觉得。但是这个可能有点小。

“基于自小对动画的兴趣,高中毕业后的村上隆本来想以动画师作为终生职业。然而他在入行时遭受挫折,把心一横决定继续进修,落第两次大学入学试后终被东京艺术大学取录学习日本画。”多少对动画情有独钟的孩子为这为那改了初衷。但是没关系,走多远,和初衷不是正相关。上天自有更好的安排。“1986年,他以《侧面的自画像》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两年后,村上隆本来想在大学想以研究生的身份继续硕士课程,却因为教席的问题,放弃了当日本画画家。”画画,对,画画对于视觉艺术永远是必须的基本功,不要找任何借口。没用的。就是那么重要。村上隆现在的作品不是写实绘画,连席勒做的那些变形和装饰都没有的平面画通俗作品。但是,究其深源,我猜测,还是有写实基础的扎实积淀。信不信。几天不动手,甚至用中国毛笔,你画不均匀一条线。所以,单线平涂也有涂不均的。“ 1991年,他首次举办名为“TAKASHI, TAMIYA”的个人作品展,并开始以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出道。“参展,是艺术工作者应该积极参加的最佳活动。首先,要背地下功夫,拿得出东西来。

“村上隆先后用‘超扁平’、‘幼稚力’等字眼,简单概括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村上隆很诚实的把日本御宅族沉溺的漫画、电玩和卡通动画和日本特有的情色文化毫不羞耻的将它放大与贩卖,而且村上隆不只一次提到,日本整个社会就是‘超扁平’。”说明他是热爱生活的人,社会当下流行文化和他之间是有年龄差的,代沟有好几十条。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洞察到趋势。对于扁平,草间弥生也是扁平的。这个和日本传统艺术有关吧。甚至文化。至于情色,这个确实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草间,大野洋子,米原康正,荒木经惟,无一例外,不能逃脱。

“在1996年第二届亚太三年展《Present Encounter》中,村上隆以作品《Mr DOB》,发表《超扁平宣言》。他开宗明义说到:“将来的社会、风俗、艺术、文化,都回像日本一样,都变得极度平面(two-dimensional)……今天,日本电玩和卡通动画最能表现这种特质,而这些又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强大的力量。”算是让他言中了吗?前不久苹果公司发布了IOS7,开始了扁平化界面设计,一时间坊间人声鼎沸,褒贬不一。也有很多看客称这扁平化是一个大趋势。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要顶礼膜拜村上先生了。人家可是在1996年发表的宣言。而苹果的扁平化设计是在2013年出来的啊。前瞻性是胜利者的武器和法宝啊。当然也是对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村上隆认为经历战后、经济泡沫和沙林毒气事件等社会压力后,现实幻灭与心理机转造就日本社会之所以转向喜爱可爱甜美的扁平化趋势。他的宣言使东方平面艺术挑战西方艺术史,让卡漫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史的一支重要流派。”现在不仅是日本,美国也开始扁平了,是压力所致吗?至少,是广泛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这种说法后,我们看到了苹果的扁平化设计。显然,村上早就提前17年潜意识的思考以用户为中心的艺术了。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商业运作那么成功顺利而多产。甚至,把玩具公仔和扁平的图画一展到卢浮宫啊。虽然遭到质疑。

“村上隆的作品形象扁平,从外表看起来既像玩具模型,又像玩偶,集合可爱、性幻想与极端暴力于一身,带有浓厚的卡通漫画色彩,却同时在影射日本文化内涵。作为艺术品,它们又很难跟商业画清界线,既现代又能追溯传统根源,时有浮世绘及琳派的风格,并且人人都能亲近欣赏。可爱诡异的漫画式图像其实在嘲讽越来越肤浅浮面的大众文化,扁平而且欠缺深度,也就是这样玩味戏谑背后的严肃和批判,让他成为目前国际上最热门、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看到了吧,不是想摆脱固有文化那么简单的。根本摆脱不了。摆脱了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就算量子物理学给开个证明,那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嘲讽大众文化?用自己嘲讽自己吗?这就是苏东坡推崇的自嘲?不是吧。当米原康正拍下情色的年轻女人体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的。说是在讽刺现在越来越像的别人没有自己个性的年轻女孩。这个说法,我一直怀疑。从未点头肯定。米原也罢,村上也罢。所以争议不断,是必然的。

“2003年,村上隆发表新宣言《幼稚力宣言》,并为自己的动漫作品下个定义:‘动漫的审美体验是独特的,它会打动你未泯的童心,激起你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村上隆继续以手段化的方式、孩童般的演绎来述说成人世界的话题;在以日本为中心的潮流文化语境里,透过他独特的视觉符号,表达了青春的美和残酷。同年的春夏季时装秀上,村上隆的“熊猫”“樱花”图案在路易‧威登的皮包上登堂入室,开展了他艺术商品化的企划。”动漫,说成动画和漫画才合适。因为本质上,这不是一回事儿。动画和漫画带给人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个毋庸置疑,而且,我相信不论童叟,都是有童心的。正所谓返老还童,其实,我们一直没有离开过童年,只是它或隐性活显性的存在着。但是,把电影,动画,漫画这些艺术门类归到审美的范畴下,我还是没有做好准备。难道说艺术没有审美?电影,动画,漫画也是艺术啊。为什么不能说审美?要其乱子了。再说下去的话。慢慢思考吧。又一个新问题。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个新问题。真是这样啊。“艺术商业话的企划。”看来找到了一个给设计下定义的新说法。

“村上隆曾为法国品牌路易·威登设计手袋等产品,包括限量珍藏版的“樱花”系列。2008年,他的一座公仔作品《我的寂寞牛仔》,卖出1516万美元,创下同商品的天价纪录。作品利用玻璃纤维而制,展示一名年轻男子阴茎勃起,射出的精液成套索状。在他的《艺术创业论》中,村上隆毫不拐弯抹角地诠释他自我成功的道路:“找到欲望的方向,向前奔跑”,并说过他“要金钱的力量”。他经营的艺术创作公司在2011年营业额高达三亿美元;他的作品《727》以超过一亿日圆高价卖出,让他成为日本作品拍卖价格最高的现代艺术家。”刚才看了《我的寂寞公仔》的图。问号是谁买去了。不用纠结这个问题。纠结这个,就像是纠结那些暴发户盘腿坐在斯塔克设计的限量版椅子上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吃着煎饼果子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富人的游戏规则,穷人暂且不需要懂。即使你自是艺术修养是黑带几段。无他。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也。当艺术家出名后,想的就不只是创作上的事儿了。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此刻,要守业了。怎么保住使了吃奶的劲儿才得来的今天。开始著书立传,开始讲经说法,开始保持曝光度。以此,打动佳士得和苏富比,以及它们的冤家们。恒心和毅力,时刻都要保持。村上隆也是个执着的人,实在的人。他大大方方说出他爱钱,钱是他的动力。很好。他是个活明白了的人。活着,生活,既然金钱和生活那么息息相关,就不要挡住双眼从指缝间偷窥世界了。宋庄还有多少画家是老婆养着画画的。大芬村又多了多少毕业季的美院生。人生苦短。何必钻牛角尖。最后还不是从了世俗的社会。要么从了清静的禅院。想开点,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也不失为上上之策。

“由于村上隆的作品风格,既豪放又色彩缤纷,有时还会带点淫亵的玩味,并非人人皆能接受。比如说,2010年村上隆在法国凡尔赛宫搞自己的个人作品展,便遭受一些民总的反对。‘村上隆与公司无权在凡尔赛中办展览。’在名为‘我爱凡尔赛的网页,不少人留言反对村上隆在凡尔赛宫的展览,至今收集了逾3,500个签名支持。该网站说:‘凡尔赛宫不是让你作秀的地方,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之一。’另一个文化组织‘凡尔赛保卫协调’亦有类似的签名活动,有超过4000人支持,组织负责人甚至认为村上隆今次展览是‘非法的’。法国前王室后裔曾以展览侮辱其家族历史为理由,向法庭申请禁制令,但并未获接纳。”想到梵高。很多艺术家都是逝世后若干年,作品才备受关注。这个和时代的发展不无关系。一件艺术自然是褒贬不一的,在任何时代。但大的环境是,当下,在我个人看来,村上隆的作品还不能称为艺术品。好多当代的作品也一样不能。只有那些思想内涵超前于我们当下的,才算得上艺术品。艺术品是积淀,是文化的载体,像一瓶好酒,需要发酵,有待时日。当代文化尚还年轻,尚还未被回忆,追溯。何况反映它们的作品。等我们走过现在,回首过去的时候,把往事,往日文化,社会,世界,和作品一起拿出来时,倒上一杯新茶,慢慢品味旧时光。这个时候,村上隆的公仔也就有了马踏飞燕,四羊方尊的积淀,和说不清的渊源。离这一天,还很远。或许。留给下一世的你我。也不为早。眼下,解决的是娱乐和生存。斗胆的说,当代艺术更是如此。

“凡尔赛宫总监、前文化部长阿亚戈则为村上隆平反,指抗议的人皆是极右原教旨主义者和极保守派人士,视凡尔赛宫为法国王权时代的遗物,敌视现代化,与现实脱节。他指今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都经过仔细挑选,保证老少咸宜,包括雕像《椭圆形的佛像》和色彩斑斓的雕塑《Flower Matango》。他希望让参观历史建筑物的游客有机会接触他们不大认识的艺术。”这样显得莽撞和无知了些。但也是危机公关的必选项。各是各的自由。只要不出乱子就行。活动顺利办下来就好。还是有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事儿。

世界确实让身在其中的人们烦躁不安,扁平化的艺术能带来一丝喘息的片刻悠闲时光,又未尝不可。扁平化艺术,我又不自觉的用到了艺术两个字。看来,娱乐终会慢慢同化艺术清教徒。慢慢来吧。当代的。娱乐的。放松的。也是有益的。你在火车上饿了,骂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然后你去打水泡面。不要这样。最少。在垃圾食品后加上一句:有时候还是少不了的啊。

村上隆说:“他希望以一种创造性过程建立起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我相信他做得到,并正在做。这么说,商业和艺术,和文化是并行不悖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么一说,想到了波普艺术。想到了沃霍尔。能这么说的人,以后会载入美术史的。因为他是用心做事的。

“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居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草间弥生的“粉丝”、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在为草间弥生的小说《克里斯托弗男娼窟》的中文版作序言时如此表达他对这位传奇艺术家的认识。同样,借来这句话,形容一下村上隆,以结束这篇本人拙见。希望艺术能给大众带来更多快乐。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