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孤独的释梦者


        樊琳云出生于湖北,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她以独特的孤独之美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艺术语言。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在最初是以具象为标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画的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艺术观念的进步,画面中的情感表达越来越抽象化。这种趋势在樊琳云的作品中可以得到体现。樊琳云在绘画中选取具有时代性、城市性的地标或建筑,来表现客观的世界精神。如《孤独系列——天坛》、《孤独系列——伟人》、《孤独系列——大唐姿态》表现的是时代特有的那些失去的、逝去的元素,希望唤醒人们对于记忆的遗忘。樊琳云的每幅作品以单色、单物入画,似乎在表达一种“自我孤独”的独立意识,用一种梦境与现实的模糊处理手法对“自我孤独”进行描写。无论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樊琳云的作品都渗透之一股孤寂荒凉之美。樊琳云所谓的“孤独”,从画面的构思便开始了,不论是守望者还是伟人像,天坛还是太湖石,都独自矗立在画面的中央,奈何风云变幻,草木丛生,独自岿然不动。在她的画面中,这些具体的物象,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更突显一种虚幻的孤独之感,艺术家对于色彩的大胆应用,更加渲染了这种孤独美。画面中所描绘的潮、古都、守望者,秋千等等,他们虽然没有语言,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思想,一种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美——孤独。
       樊琳云的画是一种扎实的体验,多年的绘画培训造就了她细致入微的画面效果,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她的作品始终给人一种不断深入的视觉体会,看到一幅画时,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延伸的画面,还有围绕着的强烈的情感。《孤独系列》从标题上就很直接的告诉了观众这位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即当代社会最显而易见的感受——孤独。在她的作品中,孤独并不是通过某个具体的情节来体现,而是将这种情感放入一个大背景、大前提下,用一个人、一座建筑、一个最简单的物象来表达。这是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构图上更是突出了对比的效果,以小见大,这种作品在喧闹的现代社会更显其凄凉。每幅作品的整体色调都很柔和,但画面中却有温和和尖锐的明显对比,这在绘画中是一种很好的设定,于平淡中显变化,可以将观者慢慢带入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景之中,而不会因为千篇一律产生视觉疲劳。孤独可以看作人类灵魂的外延,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从樊琳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境界。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她的艺术本身就是孤独的,通过画笔和色彩,樊琳云将她内心的孤独传达出来,意图透过这种对话,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她并不排斥这种孤独,反而是享受的,“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正如她自己所说,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开始惧怕孤独,这就意味着惧怕与自己的内心真诚对话。而在当今这样喧嚣的物质社会,最可贵的便是这样一种享受与自己内心真诚对话的孤独感。樊琳云的作品正是透过这样一种无声的孤独,寻求一种与灵魂的对话。
      《百年孤独》的诺贝尔颁奖辞曾经形容“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作出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与贫困”,同样的在樊琳云这组孤独系列作品中也表现出与喧嚣城市完全不同的孤独世界引人深省。所谓孤独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是身处喧闹的尘世中,仍然可以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不为外界的喧闹所困。因为一切的繁荣美好终究都会走向衰败,唯有心中的孤独感永存。如果有幸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位,与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契合的soulmate,一起承受这生命中无法避免不可消除的宿命般的孤独。如果不幸,在芸芸众生中,没有找到彼此,只能一人深藏起无处安放的爱,享受孤独,学会与孤独相处。纯粹性的自由情感表达,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转换对于“孤独”的释义。在樊琳云的“孤独系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樊琳云对于“自我”的寻找与表达。笔者对樊琳云的画十分欣赏,因为她同笔者的经历产生了共鸣。“起初,梦缠绕着我使我特别苦恼,但是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并且渐渐迷上了做梦,甚至把它当作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日常平凡的生活塑造出的一幅幅梦境在我脑中挥之不去,记忆犹新。在成长历程中,我们一旦走上了青春这条五彩斑斓的梦,时常会迷失自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我们站在梦里看自己,发现自己,正视自己。梦里的场景有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愤怒,我们的迷惑……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发泄……这是笔者前几年的自述。

      我在樊琳云的“孤独系列”看到了当时的自己。樊琳云的绘画创作表现出来的寂静给人带来莫名的恐惧,同时也隐喻着社会带来的恐慌与寂寞。我们可以通过梦境满足潜意识层面的愿望,运用身体的调节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身处喧嚣城市能做到独守内心的孤独,也是一份难得的情怀,是对快节奏生活得无声抗议,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作品中呈现的寂寥景象,唤醒人们心底的那份孤独感。在我看来,孤独的人并不是可耻的。想想一个多么洒脱的人才能有挥一挥衣袖道出一句“我有孤独和烈酒,你是否愿意和我走”的情怀……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