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理想光辉的“宝石”

——段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折射理想光辉的“宝石”

折射理想光辉的“宝石”

折射理想光辉的“宝石”

    君涛博士的作品,给我的一个整体感受是“多样化”。这主要表现在其艺术追求和丰富的对艺术造型、媒介、视觉呈现方式和表达手段的探索,可谓“不拘一格”——造型方式方面,写实、表现、抽象、具象都有;艺术题材方面,肖像、山水等俱在,细分一点的如古代圣像画、壁画、山水画等艺术语言都在其作品中能够找到对应;媒介方面,纸本的综合材料、岩彩等,成为其最经常使用的表达媒介和造型手法。这些多样化的作品形式和呈现面貌,虽姿态万千,却不“杂糅”,而是安详、平静、有序地共存在画面上,它们各自以自然和不经意的方式存在着,就像宝石数不清的切面一样,阳光底下,从不同的角度都在折射着柔和的光辉,虽闪耀,但却不夺目。

    内容与形式永远是艺术审美中伴生的概念。对于郭君涛博士的作品来看,同样如此,形式上的多元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内容和内涵方面的“飘忽不定”。通过作品可以看出,君涛对于他心中理想的追求。这些作品虽都尺幅不大,却也呈现了万千的气象,和艺术家心中的人文理想。正如导师丁方教授所讲:“艺术家是在力图以平和、严肃、敬畏之心探索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理想之美”。它们反应的不是现实世界的喧嚣,而是对内心人文世界的回归。区别于一些现当下为市场而生艺术家“务实”与追求“实惠”的做法(例如拼贴和图像复制、转译等),作者通过对东西方不同历史阶段经典绘画作品的研究,如古希腊罗马壁画、中世纪圣像画、文艺复兴的肖像画等或中国唐代的金碧山水等。扎扎实实地为我们观者呈现了一种可以凝视和徜徉的心灵空间,或者说是我们理想化的精神世界。对于艺术家也好,对于普通老师也好,对于专门的艺术工作者也好,“研究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了艺术创作一种深厚的根基。在这样一种土壤之上才会生长出一种更为美丽的,更为自由的精神花朵。

    再来结合我的研究专业美术教育来看,现在社会美术教育以及高等院校的专业美术教育,在我看来,存在一些过于“功利化”的做法,例如片面地追求技巧、而忽视艺术家的思考和社会责任是最经常为我们所诟病的。在我看来,这是“有造型而无表现”“有技术而无艺术”。即便是追求“技巧”,对技巧的理解和表现也往往过于单一,而不能从广博的美术世界中汲取营养。“画的像就是好的画”、“技术高就是艺术水平高”这样的对艺术“刻板认识着实还存在我们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如何让我们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艺术教育学会认真的自我表达?如何让我们青少年通过对艺术的审美学会诗意地栖居和艺术化生存?如何让我们的老百姓和社会在浮躁的当下通过视觉的手段去找到“理想”、感受“理想之美”?我想,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所思考和行动。我们是想通过一种比较丰富的艺术课程和深度的课程研究方法,培养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未来的美术老师拥有一种博大的人文胸怀,而非简单的会画画。我们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艺术工作者,君涛给出了一个示例。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