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文/郑新安

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当下的美术创作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跨界。

从架上绘画跨到实体绘画,立体展示,装置,行为,影像以及环境艺术,大地艺术等;美术创作变得从未有过的多元化及多样性,以致,使美术作品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边界缺失,疆域泛滥,鱼龙混杂。

无论什么作品,如现成品,只要是在展厅中展出,都是艺术品。

美术馆俨然成了一个大仓库,一切都可以往里装。

与此同时,美术门类再也不是过往狭隘的美术概念,而是多元化的当代艺术。

从媒介构成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就是一种跨界的新美术形态,它主要以观念样式呈现,以戏仿,挪用,反讽,搞笑的方式构成,以批判的态度与现实对话。因为当代艺术混淆了美术各画种之间界限,以艺术大范畴空间为本,利用一切手段构成作品样式,这使得美术的跨界呈现混合物的状态。

美术的跨界无画种之分,更无行业之分,什么媒介都能用,什么形式都能玩,只要在美术馆展出的,就是艺术。相反,如果没有展出,可能就是一件工业产品。

当下的美术作品跨界,是去手工化,去技巧化,去审美化,去教化;以工程化,装修化,产品化,品牌化的样式构成。

没有了画种之间界限,也没有了艺术之间的界限。音乐,电影,舞蹈,戏剧,皆可混同于美术作品,此时,再用媒介形态工具去评价画种,就显得无能无力。于是,索性抽掉媒介材料的底层关系,以意识观念来统合这些以混合材料构成的美术作品为当代艺术。

材料是综合的,指向是观念的,态度是批判的。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材料媒介关系的美术跨界行为。

跨界表征下的美术创作,是非审美的,主要体现为非架上绘画,涉及装置、环境、电媒、影视、行为、图片等样式。

在如此表征下,传统美术的顺序被打乱,传统美术的界限被突破,传统美术的模式被破坏。

不仅传统美术中各个画种之间相互侵袭,互为表像,混淆表征,而且,在对立传统经典之外,通过演绎经典,调侃经典,复制经典,突破架上与架下,平面与立体,材质与媒介,空间与时间的多样方式,创造一种混乱而又多样的图式格局。

当代范式下的各类表现形式,以反制传统,颠覆经典,各种要素混搭,各种场景随意切换的动作,让美术创作的外延更加广泛,艺术标准更加多元,更加社会化而出一种“一切都是艺术”的假象。

必须承认,传统的美术作品只是一味的承担教化职责,社会参与度,干涉度不够,更没有建议与建设。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有点破落与守旧,让美术家的创作热情从教化转化为批评与建议,参与社会生活的建设,跨界创作不失为一条捷径之路。

但跨界本质上是艺术语言的重新组合,以及创作内容的新剪辑。

它使传统美术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一维性,变成了多维性,时间不是统一的,而是多样的。时间性可以对媒介进行重新阐释,让一维的作品,生成了一种多维的新状态。

传统只是现实生活情境的表现,跨界才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再现。

一个是单向的演示,一个是多维的互动。

跨界让美术创作走向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但跨界也让美术创作出现了一些混乱与误区,有必要厘清跨界的边界,以促进美术作品创作的严肃性和学术性。

跨界是为了创新,为了丰富创作传统,创造创作传统,并不是消灭艺术原本的语言血统。新的时代,媒介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市场的变化 。从审美到审丑,从观看到体验,只是为提高作品的互动性,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并不是美术创作变异为另一种媒介创作或者商品的理由。

如果那样的话,美术跨界就真的越界了,失衡了,原有的创作生态也就被破坏了。

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跨界让美术作品实现场景化的双向闭环

跨界是时代之需,跨界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

传统的美术作品是单向度的传播产物,缺乏互动性。传统美术创作只局面于架上绘画上各个画种之间的借鉴与技法混用。而跨界能从内容指向到技术传承,再到观众互动方面为传统绘画在体验方面实现较大提升,完成从传统向当代样式的转换(或者说是传统的跨界创新)。即突破绘画的局限,将平面绘画立体化,场景化,体验化。

跨界艺术通过诸如各类实验性艺术、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装置、影像、多媒体形式将作品内容压在形式之下,以形成商业化的新路径。

传统美术作品创作局限于主题性,情节性,故事性的主体挖掘,所谓的跨界行为多是从技法上进行变革,如将油画画出国画味道,或将国画画出油画味道,使作品看起来有一定新意。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怎么画”的老路,于真正的跨界融合还有不少的距离。

“怎么画”是一种技法层面的探索,只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跨界,而真正的跨界是指技法、内容、形式,以及商品嫁接合作的多维突破与变化。

跨界行为,让传统的画种表征模糊化,形成了一种以观念为主,技巧简单化,低能化,无序化的新美术样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产生了波普艺术。这不是各个美术创作门类的冲突,而是经济社会大发展下对艺术,创意作品社会化应用的体现。

此时,艺术并不是反映现实生活,而是应用于现实生活,为商业社会产品提供赋能服务,为商业品牌提供产品创新服务。

诚如安迪·沃霍尔说,“此时的欧美大都处于年轻化的社会中。这种年轻化的社会结构,加之丰腴的物质基础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整个社会的思想状态,文化等都转向了为年轻人服务的方向”。[1] 实际上,此时的美国波普艺术,在为各类家具、印刷品、广告等领域的产品提供一种丰富的色彩造型服务,让商业产品获得新的创意,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年轻化的品牌需要。

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服务的跨界,市场的跨界,并不是美术创作的跨界。

诚如许多伟大传世作品如《蒙娜丽莎》一样,他们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符号与体验风向标。

市场化的美术跨界,是用经典作品赋能品牌商品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跨界让美术作品走向广泛的社会化,建立了美术作品从欣赏到消费的场景化双向闭环关系。

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成功的跨界不能以丢失手工性创作语言为前提

跨界虽然以多元性,互动性,场景化为优势,但也不能以丢失美术创作手工性原发审美力量为前提。无论如何跨界,美术创作的原发性创意审美原则必须要保留。

现在的美术创作与市场格局是,无论是传统美术的主题为上,技术嫁接为主的跨界技术行为创作,还是当代艺术的观念去媒介化材料为主,技术混搭,场景切换的多样形式。

显然,传统美术的技巧跨界,在丰富了传统美术美学内涵的同时,也让传统美学语言失去了部分原始的美。比如,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美,在当下的中国画中损失惨痛,随机的,写意的,自然的书写式笔墨语言,被大量的机械的,制作式的,挎贝式的,描摹式的,工艺式的制作语言所取代,中国画正失去它最根本的美学基础“写意”之魂。

以中国画为例,讨论手工美学语言的保护。

当下,大部分中国画都以制作繁复的工笔样式,或类油画样式,平面样式出现。这样的创作,恰恰失去了中国画美学的基本平衡关系,破坏了中国画美学体系的传承与发展,是一种跨界失衡的表现。

真正美学正源的中国画,是石涛、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齐白石、陆俨少等多代人孜孜以求的笔墨丰硕视觉效果,而不是靠精巧制作的工艺画与宣传画效果。

对此问题,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曾讲过[2],近些年中国画的意笔越来越少,整个展览,一笔笔画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完全离开了中国画基本的“写”的语言要求。

现在的中国画作品,造型是拷贝出来的,形像是磨出来的,线条是描出来的,完全失去了中国画“写”的本意。

中国画要发展,适当吸引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以丰富中国画的语言是必要的,其根本还是要回到自已的路上、自己的立场,回到中国画本身的理念上来创新。如果创新跨界是将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丢失,另起炉灶去追求更西方纯粹的造型语言,那就失去了中国画最根本的支撑所在。

要创新,跨界是必然的,但跨界要守住一个画种的审美底线,让它不断生长,而不是切断其历史血脉,重新增长,如果这样,就是跨界失衡的表现。

国画画的跟油画似的,油画画的跟国画似的,雕塑搞的跟书法似的,书法整的跟装置似的。

中性化的作品越来越盛行,综合材料的作品越来越吃香,那么,未来的各个美术门类的创作也就乱了方寸,成了混乱的看不清画种边界的作品,这当然不是未来美术创作的方向。

中国的美术创作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画种之间的美学定位也是文化传承长时间积淀而成的,是一种经典,是文化之魂,不应随意因跨界而丢弃。

要解决好美术创作跨界创新与平衡发展的基本问题,就要保持美术创作各画种的基本手工语言不能丢,以及在手工语言内涵之内的工具美学态度的存留,不然,美术作品都变成了现成品,或机械绘画,中国美术的生态也就失衡了,消失了。

跨界是补充营养,并不是变性手术。

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跨界作品不能搞成商业底层的应用工具

跨界虽然能为各画种美术作品提供丰富的语言营养,还能让美术作品与社会发生更多关系,从而价值最大化。但不能因此,让美术作品变为商业应用工具,如果是这样的话,对美术创作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须知,美术创作永远是意识形态的视觉呈现,不是商业产品的托。美术作品如果被社会化衍生,那不是美术创作的的灾难,作品被衍生是社会化二次开发的结果。美术创作不能越过意识形态,直奔社会化需求而创作。

在讨论架上绘画的前提下,围绕精神层面进行多媒介多材料创作,而不是搞科技发明产品创造,这是美术作品创作必须抓住的一条底线。

即使是跨界元素较多的美术创作还是应该按美术门类的划分来进行,而不能说看个展览像是看一个工程展、家居展、汽车展、机械设备展。这不是美术创作跨界要走的路。

以油画为例。

油画没有中国传统,只有欧洲传统。现在欧洲已丢失了他们过去的手工传统辉煌,变成了应用层面的,社会化式的艺术形式。纯手艺的,展现精湛技艺的绘画美学让位于服务社会各个层面的底层工具应用,油画变成了各类互联网,二次元,社畜,工业产品的应用插图,UI界面,脱离了纯精神指向的人文价值追求,美术也变成了更广泛的社会化设计应用工具。

梵高,毕加索,伦勃朗,佛罗依德等让位于格哈德·里希特、贾斯培·琼斯。他们都在抛弃传统的手工描绘理想,试图用实物,拼贴,组合,制造产品的方式创作艺术作品。或许这样来的更真切,更逼真,更实际。

这样做使得很多油画作品,雕塑作品,就如同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其中抽掉了实用功能,是植入创作因素的“产品”罢了。

这样的跨界作品,于传统美术的创作美学是有一定破坏性的,于当代艺术而言反而是一种正宗的跨界。

当下,中国画的文化“气韵”正在与西方油画跨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油画特色。这是中国油画经过100多年磨合,逐渐本土化的一种跨界融合结果。这些作品在保留原有油画肌理美学之外,有机融入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与技法,让中国油画形成独立的美学风范,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跨界融合,也是一种有机的跨界平衡行动。

因此,油画与国画的融合,跨界不是外在的技巧性融合,是一种精神上,文化上的跨界融合。

坚守画种文化内涵与媒介准则,无论跨界尺度有多大,都不能成为商业应用的工具,而应是人类精神指向的探险者。

跨界再远也要有固守画种底色方显跨界威力

跨界商业合作是美术创作在艺术生态中的平衡表现

画种之间的技巧跨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界,真正的跨界是艺术加持商业产品,美术作品赋能品牌产品的跨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尚产业就是美术创作与创意市场化的另一种变现方式,它是将美术作品中的创造性用于商品生产与服务当中的一种形式。

美术创作能将庸常生活中的平凡商品变成另一种创意,从而创造一种时尚流行,为品牌商品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要说跨界,美术作品与商业品牌产品的合作,是真正的跨界合作,是创作与商业应用双重跨界与归位融合。

美术创作是基础元件,跨界时尚等商品品牌合作,是应用层面的合作,这与各画种之间的创作并不冲突,从生态关系上说,这也是美术创作上的动态平衡。

美术作品跨界时尚,是将作品展览传播之后,让作品引领生活,使普罗大众能够得到艺术的滋润,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传统的美术理念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跨界的艺术理念是服务于生活,引导于生活。

商业跨界合作的美术创作是为了生活而生的,作品变成衣服,包包,丝巾,魔方,手机壳,明信片等等,让美术作品衍生化,使美术作品在艺术生活的生态中找到了动态平衡。